“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已上升至229家,继续保持中西部第一。”9月27日,成都市投资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最新数据”引起了现场嘉宾代表一阵热议。
热议背后,是业界对“成都速度”的惊叹与肯定。作为西部国际化征程中的窗口区域,成都这场推介会,引来了太多的关注:包括25家500强企业在内的210家中外知名企业、23家外国使领馆及商协会,纷纷赴会。
关注之中,成都收获颇丰。本届西博会成都共签约项目214个,签约金额高达1535亿元,创下历届西博会该市签约项目数、签约金额的新高,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本报记者 黄泽君 唐泽文
从落户企业看成都国际化势头
“中国投资看西部,西部投资看成都。”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玉芳也有这样的“共识”。在切实的投资过程中,宋玉芳不止一次感叹成都投资环境的快速变化。
“落户的500强企业不断增加,投资环境的完善以及对投资者的优秀服务,促使公司再次与成都合作。”宋玉芳说。
在此次投资说明会上,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与成都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将在青白江投资建设中铁物青白江钢铁物流中心。
并非唯一。据统计,本届西博会上,26个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项目,再次选址成都,签约金额高达342.48亿元。
频频追加投资,频频再度合作。
这一切在成都市投促委副主任陈赋看来,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投资环境,或许是成都赢得青睐的重要原因。”陈赋说,成都拥有西部地区最健全的基础设施、最雄厚的科教力量和配套最完整的产业体系,生产成本的“洼地效应”非常突出。
牵手成都,百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更看重成都的“人才效应”。“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已初具规模,本地高校众多,人才流动性相对较小。”百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梁振曾率队在全国各大城市对IT人才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依托优良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成都对人才的“吸纳”效应甚至高于北京和上海。
“这意味着,如果把项目放在成都,容易吸引高端人才入驻,并且人才流失率小,更适宜公司业务的发展。”梁振说,对于IT产业来说,人才保障正是投资选择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成都具备与一线城市竞争的实力。
温润宜居的生活环境、中西部一流的基础设施建设、直达欧洲的“五定”货运班列,刚刚启动的二航道,中西部直达国外最多的航线……
从产业发展看成都国际化力量
主推介会以外,成都同时还举行了5场以“天府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天府新区新材料产业”、“北改工程项目”为主题的投资说明会。
天府新区和 “北改”,在全天的推介签约中,引人注目。
城市综合体、地铁经济……在由成华区、金牛区以及新都区共同举办的“北改”重点区域推介会上,三地围绕“北改”工程规划和主导产业定位,着力推介“北改”政策和重大项目,共吸引了200余人参与。
数据显示,“北改”推介会上总计签约488亿元,包括上海哥本欧盟商务总部项目、世豪新瑞成都西北商业中心项目、双水金科成华甲级写字楼项目等13个项目。
此外,以“天府新区”为主题的组合式推介会,同样取得良好成效。
“我们将在成都创新一种由企业先行、政府支持、最后靠市场运作的园区发展模式。”在天府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推介会上,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中国司华西区副司长张婉芯表示,园区将坚持以绿色低碳为首要原则,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服务业为重点发展产业,构建国际一流的高科技园区。
在“天府新区汽车产业投资说明会”上,龙泉驿区吸引了包括博世汽车零部件成都有限公司、上海贝洱系统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1个项目入驻,签约金额突破百亿元。
位于双流的天府新区电子信息产业、位于新津的天府新区新材料产业……四场天府新区的组团推介会,把成都“一区一主业”以及“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未来发展方向,再次展示出来。
本届西博会上,天府新区签约项目24个,签约金额199.96亿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个,签约金额33.80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16个,签约金额155.05亿元,高端服务业项目8个,签约金额44.91亿元。
“产业是成都国际化发展的支撑力量所在。”陈赋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莉)近日,国家生态区考核验收组对新都区创建国家生态区进行考核验收。通过实地考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观看相关专题片、审阅生态区创建档案资料等方式,考核验收组同意新都区通过国家生...
新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