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
提示
引水三条河
按照规划,2013年新都将以毗河、清白江、东风渠三大引水工程为核心,引水入城,开展全域水生态规划。
记者昨日从新都区北改办获悉,今年该区拟投资7亿多元实施11个重点水系生态建设工程,将通过实施三大引水工程,以“借水还水”的方式,引毗河水、清白江、东风渠水进入新都主城区和大丰新城,提升区域生态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三大工程 引水入城利用后再归还
据悉,虽然新都区河流众多,但河流大多河道功能单一、生态防护薄弱,无法兼顾灌溉、防洪和景观功能。新都区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全域水系生态建设“借水还水”,从引水工程入手,实现水源上的突破。
据介绍,“借水还水”就是在水量充裕的水系段,结合城市景观需求,开掘新的水系,引入需要水面的区域,使用完毕后进行净化处理,并回到原有水系,保证水量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水的高效利用。
按照规划,2013年新都将以毗河、清白江、东风渠三大引水工程为核心,引水入城,开展全域水生态规划。
利用“引毗工程”契机,从毗河天皇堰“借水”入城。工程分两期完成,第一期是对天皇堰综合治理1公里,修建闸、溢流坝引水入蟆水河,同时对蟆水河实施截污。第二期即从天皇堰引水至老锦水河再输入城区饮马河。“通过这一工程最终将改善河道沿线用水,解决北部商城、主城区生态环境用水短缺问题。”
清白江引水工程是对杨柳堰4.5公里进行淘淤、排污口治理等,引水入城区南四支渠,并对该渠道进行全段清淤,增加主城区用水水源,为西蜀桂园湿地、桂湖宝光4A文化旅游景区、翠微湖提供水源支撑。
在大丰街办,通过东风渠总干引水工程,从东风渠总干张家桥电站以上引水入九道堰支渠,同时从东风渠总干铁路村、黄花村处引水入大丰南丰中央公园。这将解决大丰场镇生态环境用水,以及下游三河街办的环境用水,为大丰街办九道堰内湖提供水源支撑,建设环城湿地。
四大板块建设全域新都水生态体系
新都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称,新都还将依托现有生态资源,结合规划建设项目,逐步形成湖泊、湿地、绿地有机结合的生态系统和城市环境,让全区的水“活”起来。按照《2013-2014新都水生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将分四大板块进行水生态体系建设,打造水生态本底。
水韵东湖(新农村现代农业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带),将依托现状溪流、坑塘等生态基底,以东湖锦绣田园花香果居连片发展区、斑竹园耕享田园、丁家大院、清白江“花香渔村”休闲度假湿地、马家“西蜀桂园”湿地、新繁清流新九连片发展区、军屯郭家东岳新农村综合体、军屯桂荷月畔等项目为载体,对南二支二斗渠、南二支三斗渠、回南排水沟、南三支一斗渠等进行水系治理,发展休闲观光、花卉博览、渔文化体验、绿色骑行、农家体验等生态体验型活动,形成一三产业互动,提升统筹城乡生态田园城市示范线1号线沿线水生态品质。
碧水泽城(北改现代新城市生活旅游生态带),将以桂湖宝光片区、宝光寺、桂湖、泥巴沱、翠微湖、泰兴“水漾年华”湿地、工业东区白鹭汀、白鹤岛生态公园等项目为载体,对南四支渠、饮马河、南门河、南四支三斗渠、南四支四斗渠、石油学院排洪沟、南四支六斗渠、毗河等进行水系治理,提高污水、废水、中水的回收利用效率。
水盈北城(现代商贸服务旅游度假生态带),以水韵新城、薛家船生态公园、诺贝尔公园、源上湾公园、香河谷公园等为载体,对毗河、南二支渠、南三支渠、天皇堰、蟆水河、锦水河、南二支七斗渠、山水排水沟等进行水系治理,提升北部商城、物流园区、龙桥镇、斑竹园镇城镇面貌和产业园区形象。
绿满城郭(环城湿地生态环),依托133平方公里环城生态带的建设,以东风渠总干引水工程、大丰九道堰内湖湿地公园、大丰南丰中央公园、大丰东风渠总干生态带、木兰狮子水库片区湿地、三河漫花境地、三河五龙山湖塘湿地等项目为载体,对东风渠总干、九道堰、东风渠北干、北支一渠等水系进行治理,串塘成湖,亮色环城生态带,体现水生态本底。成都商报记者 肖刚
新闻推荐
在一座文明城市里,好人就是社会的道德标杆,他们用自己的言行传播传统美德,为这座城市传递着正能量。由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2013年2月“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公布,成都...
新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