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成栋
“真对不起幺女,哪有我这样做父亲的哦。”4月6日中午,魏怒奇一杯酒下肚后,捂着脸,哭了。眼泪顺着从指缝中渗出,沿着黝黑的脸颊淌下,身躯不停地抽搐。女儿魏雪莲在玩手机,“19岁了,跟我在一起不到两年。”
这个46岁的汉子是德昌县铁炉乡森林管护站防火员。比山林防火更困难的是和女儿打交道。3月18日女儿来到德昌,但不喜欢和他交流。
老魏有三个愿望,排第一的就是多陪陪女儿。他承认,十几年的情感空白,用十几天的时间很难弥补。
魏怒奇的女儿和妻子生活在成都市新都区老家。调到铁炉乡的13年里,老魏有8个春节是在林区度过。他不仅错过了和家人团聚的时刻,也错过了女儿的成长。
“从小学开始,他就没参加过我的家长会,一次都没得。”魏雪莲也想和父亲亲近,只是,“真不晓得和他说啥子。”魏雪莲承认,自己并不理解父亲,“连家都不顾”。
如今,女儿已经成年且即将参加工作了。魏怒奇的工友们说,“老魏好几个晚上都蹲在门口抽烟,他以前不咋个抽的。”
老魏的第二个愿望是林区不要再发生火灾。此前,铁炉乡林区连续八年无林火。植被是易燃的云南松,冬季高温少雨,能这么多年无火灾,算是个奇迹。德昌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铁炉乡是德昌县的“西伯利亚”,2005年才通公路。在这样的环境下,老魏巡山护林11年,穿破了40多双鞋子,至少走了三个长征路。“累点无所谓,不发生火灾就好。”老魏说,2006年冬天,他在雅砻江边,见证了江对岸林区在一个小时之内灰飞烟灭。“多好的林子啊……”
第三个愿望是能多学点彝语。铁炉乡90%以上的群众是彝族。老魏刚来到管护站的时候最难熬,“跟聋子、哑子差不多,跟当地老百姓说汉语,他听不懂。”为了能向彝族老乡宣传森林防火,这个当时已经33岁、只有初中文化、一句彝语都不懂的汉人,开始学习“外语”,利用巡山的机会向林区的百姓和工友请教,还专门找来相关书籍,“没事就翻翻,自学嘛。”
如今,魏怒奇已经可以用简单的彝语和人交流。他说,希望在退休前,能够完全掌握彝语,“能跟他们好好聊聊心里话。”
森林防火小贴士
1、外出游玩时,尽量不要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进林区、牧区,更不要在牧区、林区吸烟、生火。
2、发现烟点和林火及时报警,同时用湿毛巾捂住鼻孔,以防被呛。
3、面对林火尽量选择迎风突围。当风向突变、火掉头时,选择草、林木等可燃物较少的地方,用衣服包住头,憋住气迎风猛冲。千万不要与火同向赛跑,只能对着火冲。
4、不要在大风天气下、烈火条件下直接扑火,不要在可燃物稠密处扑火。
5、不要直接迎风打火头,不要打上山火头,不要在悬崖、陡坡和破碎地形处打火。
6、从火尾入场扑火,沿着火的两翼火线扑打。
7、火场一旦出现飞火和气旋,要进入火烧迹地、植被少、火焰低的地方俯卧避险,脚朝火冲来的方向,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把脸放进小坑里面,用衣服包住头,双手放在身体正面。
本报记者 王成栋 整理
新闻推荐
家具环保新国标即将出台,家具漆产品准入门槛提高□消费质量报记者舒浩记者近日从相关部门获悉,正在研究制定中的《家具环保检测新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即将正式颁布实施,新标准对衣柜等家具产...
新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