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章四忠
5月20日一大早,东至县东流镇桥东回民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黄兵就来到稻草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了解龙虾收获、销售情况。“5月起,黄书记就始终在现场关注着龙虾销售价格问题。目前,根据规格,龙虾销售价格在每斤22元到35元之间,价格平稳。”桥东村委会主任缪明华告诉笔者。
桥东回民村隶属东至县东流镇,2014年被列为贫困村。“如何让贫困村出列,让全村40户87名贫困户摘帽,成为摆在村两委一班人面前的一件大事。黄兵书记来后,以村为家,视贫困户为亲人,千方百计想点子、谋项目,任劳任怨。”缪明华感慨万千。
据桥东村党支部书记柯锦祥介绍,几年来,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及帮扶单位结对共建。市港航局筹措资金10万元,东至县人社局先后筹措资金20万元,实施乡村道路畅通工程,完成农村电网1#台区增容改造工程,组织实施了村道路亮化工程和扶贫驿站项目。针对家中缺少劳动力的残疾和五保贫困户采取代种代养的模式,贫困户得到产业奖补的同时享受到种养殖分红。因地制宜发展稻虾养殖特色产业,发挥年轻党员脑子灵、思路活的优势,流转土地建设稻虾养殖基地。采取“党支部+基地+贫困户”扶贫模式,让责任心强的老党员参与食用菌基地建设和运营管理,让贫困户参与务工,食用菌基地收益全部用于贫困户分配。积极争取东至陶公菊业、安徽尧舜智能袜业和7家港口企业等社会力量来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工作。
“要想贫困户增收脱贫,必须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发展特色产业。”黄兵坦率地说,桥东村如今从播种到收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优质水稻综合生产力逐步提高。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方式进行,生产的稻谷由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禾健米业集团公司负责收购。2018年,该村引进“稻虾共养”产业发展模式,安徽省稻草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在清真组建成300亩“稻虾共养”基地,全村稻鱼种养面积达1500亩。
从安庆潜山引进瓜蒌种植,成立桥东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扶贫项目资金和村闲置校舍开设瓜蒌厂,3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万元。建设7亩食用菌生产基地,采取“基地+贫困户”模式,吸收14户贫困户在基地务工,对4户家中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实行代种代养。2018年贫困户在基地务工收入共计4.8万元,人均纯收入3500元,代种代养每户每年收益1000元。“去年我家在基地收入有近万元,感谢村领导让我有事做、有钱赚。”贫困户丁玉萍说。
为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贫困户增收,桥东村从2016年起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21.65万元,先后投入黄泥湖集中式光伏电站,每年从光伏电站获得的收益不低于10万元。
桥东村还通过争取项目、自筹资金、社会捐赠等途径,筹资1042.05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项目26个。如今,组组通水泥路,村部标准化建设、全村标准化农田沟渠排灌站建设、为民服务大厅和党员活动室改建完成后,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黄兵欣喜地告诉笔者:“2018年,桥东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7.3万元,贫困村已成功出列。目前还剩4户9人未脱贫,我们已经与贫困户对接,采取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通过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等举措真情帮扶,我坚信整体脱贫为期不远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石泽丰)为持续推进“四送一服”活动,不断实现重点项目建设新突破,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帮助企业、重点项目中解决实...
东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东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