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新闻 青阳新闻 石台新闻 东至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池州市 > 池州新闻 > 正文

育向善之人教向上之才 专访市第十一中校长汪炜杰

来源:池州日报 2019-03-04 07:00   https://www.yybnet.net/

□ 记者 唐馥娴

“幸运成长在百年老校,惭愧办学乏善可陈。一直用心用功实践着教育的初心,意愿强烈,功底浅薄,能耐不足。一如池州小城的日子,平淡、平常,却又总在向外张望、向上拔节。小小丘壑,也有万里河山的梦想。我希望孩子们拥有向善的品格、向上的韧性。”

坐在记者面前的汪炜杰校长谦逊中透着大气,儒雅中不失自信,显得那样慈祥和睿智。听他讲述市第十一中学的历史与现在,不仅让人欣赏到了他的才气、充盈的思想和内涵,更让人品味到了他的厚重和力量。

汪炜杰,池州市第十一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197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教育硕士、正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安徽省首批中小学优秀校长工作室首席负责人、池州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池州市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池州市教育学会副会长。从教25年来,他先后获“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干部”“池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池州市十佳师德标兵”“安徽省特级教师”和“池州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2018年4月,汪炜杰校长被遴选为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第二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学员;2018年12月,国家级名校长工作室“汪炜杰校长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

接力:不能忘却的传统

池州市第十一中学一脉相承于百年老校——安徽省贵池中学,1902年创立,至今已走过了117个春秋。2014年与池州一中脱钩正式独立办学,117年,对于第十一中学来说,对于汪炜杰校长来说,铭记的不仅仅是它悠长深厚的办学历史,更是它的精神——“善、谨、勤、实”。

第十一中学很老、却又很新。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极富江南园林风格的画卷:建于1955年的市首批“历史建筑”的老图书馆丰采依然,与新教学楼、现代塑胶运动场遥相呼应。汪炜杰校长说得好,“相对于老建筑、古树这些外部环境,一个学校的内在精神更值得我们关注,它是学校得以延续发展的文化根蒂。十一中117年的历史沧桑,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

汪炜杰说,从他1994年8月大学毕业分配到这里直至今天,从历史教师、高中班主任、校团委书记、教务处副主任、办公室主任,直至副校长、校长、党总支书记,他的青春和热情都在这里。汪炜杰校长说,担任校长以来,学校虽然三易其名,从贵池中学秋浦分校到池州十中再到池州十一中,但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挖掘学校本来所具有的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文化积淀。

于是,在继承传统中,汪炜杰校长又对其赋予了新的内涵,将校训凝炼为“善、谨、勤、实”,提出“向善向上、适性成长”的办学理念和“育向善之人教向上之才”的育人目标,以及“教师仁爱创新,课程丰富多彩,课堂鲜活高效,校园灵动温暖,学生向善向上”的发展愿景。如今的十一中已形成了“一体三翼五驱动”的办学路径,一体:“育向善之人,教向上之才”, 三翼:教师发展+课程教学+文化建设,五驱动:基本条件+组织效能+德育工作+学生活动+环境文化。努力为孩子们的适性成长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支持和条件。

的确如此,十一中的孩子们正在向善向上地适性成长着。历年中考省示范高中达线率和池州一中达线率,十一中一直名列榜首;“旋风”足球队的孩子们在池州市校园足球初中组联赛开赛的五年中勇夺四次冠军;2018年9月“绳彩飞扬”社的孩子们在全市第三届中小学生跳绳比赛中包揽初中组所有项目的冠军;“十一”创新社的孩子们更是池州市参加全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主力军,成绩斐然。

创新:历史与现代融合中的突围

有教育专家说,名校之名在于文化传统的进步,在于不断地开拓创新,在于校长、教师、学生活跃的思维品质和无限潜能,在于不断地把握历史未来的进程。在采访中,汪炜杰校长也不断强调,十一中如果要继续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汪炜杰始终在考虑,什么才是新时代的育人观。他得到的结论是——成长先成人,立学先立德,德立人树。学校应该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从初中生的年龄段和成长规律出发,为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学校确定的德育工作基调是:培养自己的人(爱党、爱国)、好人(对他人有益的人)、有用的人(日后对国家和社会能有贡献的人)、幸福的人(实现抱负理想、体现人生价值,幸福生活的人),并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活动、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之中。

以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落实内化办学理念,汪炜杰校长还将“向善向上、适性成长”的理念体现在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上。学校完成了7年级语、数、英三门学科的拓展型校本教材和《遇见美好》系列5本校本教材。其中,以“遇见美好”为主题的五本校本教材,即《遇见向善向上》《遇见诗意池州》《遇见绿色校园》《遇见池州节气》《遇见百年印记》,很好地回应了十一中“向善向上、适性成长”的办学理念和“教师仁爱创新,课程丰富多彩,课堂新鲜高效,校园灵动温暖,学生向善向上”的发展愿景,很好地体现了池州的地域文化,展示了池州十一中百年老校的底蕴和绿色校园的韵味。让孩子们在“向善向上、适性成长”上有了具体的内容。

据汪炜杰介绍,基于教育是助力孩子成长、发展而不是给每一个孩子排队和落实好国家课程就是素质教育的观念,十一中以“丰富体验?健康身心?助力成长”为宗旨,开展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活动,继承和发展贵池中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好传统。每学年举办文体节、元旦游艺活动和秋季体育运动会,七年级广播操比赛和跳绳比赛,八年级“校长杯”校园足球赛、汉字听写大赛、英文歌曲大赛和物理知识竞赛,九年级篮球赛。率先开展七年级新生入学队列训练和八年级全员研学旅行课程。在池州市率先招用在编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老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池州市率先外聘教师在七年级开设硬笔书法课。此外,“十一”创新社、“旋风”足球队、天琴音乐社、樟树下动漫社、灵动舞蹈队、“绳彩飞扬”社和薪火篮球社等学生社团……都是“向善向上”教育课程的果实。这也得到了从十一中毕业的孩子及其家长的高度认可:十一中课程齐,活动多,作业负担相对轻,孩子学习后劲大。

外延:实现团队进步带动区域提升

汪炜杰是一位有文化有个性的校长,更是一位学习型的校长。2008年2月至5月,他前往华东师范大学参加教育部第三十五期全国高中校长培训班学习;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他参加第八期长三角中小学名校长高研班培训学习;2018年4月,他被遴选为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第二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学员。

2018年12月,教育部第二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江苏基地专家进校诊断调研,将十一中定位为“是在应试背景下致力于规范办学、追求卓越发展并且比较好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一流初中”。2018年12月,国家级名校长工作室“汪炜杰校长工作室”在十一中正式挂牌成立。记者了解到,汪炜杰秉着“先把自己长成一盆盆好盆景,再连成一道道好风景”的朴素想法,着力将自己这个国家级校长工作室打造成池州市中小学校长研训的平台,提升校长,发展学校,成就师生,带动区域,助力池州市高品质学校建设。

汪炜杰告诉记者,在江苏基地的培养下和支持中,他期望以“基于实践——生成理性——走向自觉”为主线,致力于提升实践理性、实践自信、实践自觉和实践引领诸方面的能力和素养,着力成为有一定引领力的校长。谈到具体目标,他说,对照“向善以立德、树人以上进,办成一所师资水平高、课程建设实、课堂质量好和学校文化优的全市示范、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品牌初中”的办学目标,他期望以“向善向上 适性成长”的办学理念为主题,为突破办学实践中的困惑和提炼办学实践活动,通过专家引领、专著阅读、同伴互助、名校跟岗、进校调研、团队共进和梳理提炼等途径,通过三年的时间提升“向善向上”的教育实践创新素养,在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和文化建设上有突破、成特色,为实现自身发展和学校改进的融合、学校特色建设和引领区域进步的结合打好基础。

新闻推荐

区检察院批捕首例涉外刑事案件

本报讯(通讯员赵冬至方艳)近日,贵池区检察院依法以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批准逮捕一名外国犯罪嫌疑人,这是该院批捕的首例...

池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池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育向善之人教向上之才 专访市第十一中校长汪炜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