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池州 今日青阳 今日石台 今日东至
地方网 > 安徽 > 池州市 > 今日池州 > 正文

墩上街道永岭村千亩荒山变茶园产业扶贫助脱贫

来源:池州日报 2019-03-29 07:18   https://www.yybnet.net/

□ 通讯员 钱雪梅

春潮涌动,茶园叠翠,又到春茶采摘时。3月26日,在墩上街道永岭村的白龙春茶叶生态园内,119名当地农户奔赴千亩茶山,开启一年一度的“采茶忙季”。这里的千亩茶场被周边群众亲切地称为“致富山”,因为一批批老百姓通过在这座山场务工,成功地脱贫致富。

上午9时,笔者赶到永岭村白龙春茶叶生态园时,看到茶园中的茶树已吐露出嫩芽,100多名采茶工背着箩筐、带着草帽正在各个山坡上采茶,氤氲的茶香携着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采茶工熟练地边采摘新茶边拉着家常。“我们年纪大了,出门打工也没人要,自从有了这座茶山,不出远门也能赚到钱了。”永岭村72岁的老大爷杨满昌是贫困户,他说,永岭的茶山像个宝山,一年能帮他赚七八千块钱。

在采茶现场,笔者还遇到了一对有趣的老夫妻,他们已经七十多岁,却骑着电动车乐呵呵地到山场采茶。老大爷杨来贵说,这里工钱按小时算,他在家里干完活,10点多再过来摘一个小时也可以。当初公司来村里流转土地,一听说荒山要搞茶园种植,他举双手赞成,并且立即将自己的8亩多山地流转了出去。“这块山确实需要开发,种茶再合适不过了,最好后期还要搞个度假区之类的项目。”

据了解,白龙春茶叶生态园是池州天龙创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项目之一,由2016年9月墩上街道招商引资落户在永岭村,项目建设至今流转土地1300多亩,栽植精品白茶1300亩,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机制。目前,通过三种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首先,土地流转促增收。基地流转土地1300亩,涉及8个村民组、312户,其中贫困户18户,61人;残疾户11户,12人。每户每年的租金收益平均在1000元,盘活了贫困户30年来无收成的荒山资产,每年均带来了固定经济收益。其次,转移就业促增收。基地解决了13户贫困户和9户残疾户的38人就业,今年以来就业人员平均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再次,入股分红促增收。基地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取入股分红的方式,政府投入1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作为贫困户股金入股,带动10户贫困户年人均增收800元。上述模式,为该村贫困人口早日脱贫奠定了基础,也助力企业走出了高效发展和履行扶贫社会责任的良性循环互动之路。

永岭村属于边缘村,全村30个村民组,1038户,3510人。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业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2户299人。目前,已脱贫72户229人,未脱贫30户70人。计划2019年脱贫28户60人,2020年脱贫2户10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池州天龙创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年友说,公司旨在以墩上街道永岭村为中心建设3000亩以上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白茶基地,利用当地的青山绿水资源,建设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观光胜地,开发茶文化产品基地,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据悉,为适应市场需求,目前种植的白茶品种有:乳白茶、安吉白茶、黄金叶、宁波黄等。经过科学管理,2017年春,该茶园已采摘样本茶送往安吉鉴品,茶质全面达标,已属白茶上品。2018年已经采摘约0.2吨茶叶(加工完成后的成品)销往全国各地,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今年,该公司准备扩大面积,再开发10个村民组的荒山,让更多群众受益,使贫困人口早日脱贫,已脱贫人口不返贫,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新闻推荐

集中整治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

池州讯近日,在池州市主城区秋浦东路路口,一辆在机动车道逆向行驶的电动自行车被民警依法拦截,但驾驶人张女士却自称不知违法...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文化惠民精彩纷呈2019-03-29 07:18
评论:(墩上街道永岭村千亩荒山变茶园产业扶贫助脱贫)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