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建)自2017年开始,池州市全面推行惠民殡葬改革,鼓励生态安葬,减轻社会特殊群体及全体社会成员身故后的殡葬支出负担。2017、2018年度,惠民殡葬受益人数共计93人,免补金额92215元。
近年来,池州市把民生优先、群众受益作为殡葬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改革。该市于2016年出台实施惠民殡葬政策的意见,自2017年1月1日起,对全市行政区域内,所有不享有死亡丧葬补助费的城乡居民、在池州大中专院校全日制非池州籍学生和驻池部队现役军人,免除4项基本殡葬服务费,实现惠民殡葬政策全覆盖。
对有池州市户籍的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不享受丧葬补助费的重点优抚对象和城市“三无”人员,除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外,还免费提供300元以内普通骨灰盒,免费入葬城乡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同时,积极鼓励生态安葬,并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助,对有池州市户籍的城乡居民死亡后骨灰处理采取树葬、花葬、草坪葬、江(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节地生态安葬的,免除节地生态墓地安葬费或骨灰堂格位存放费;对有池州市户籍的土葬改革区城乡居民,死亡后火化并在公墓集中安葬的,除享受相关减免政策外,当地政府还给予其家属一次性补助3000元。惠民殡葬保障经费由当地财政予以保障。
本报讯(记者 张敬波)4月2日上午,宣城市首届社区清明公祭活动在市区府山广场举行,来自宣州区鳌峰街道锦城社区、阳德社区共66户家庭参加了绿色祭扫活动。
此次公祭以“温情追忆,礼敬生命”为主题,由宣城市、宣州区两级文明办、民政局主办,宣城市马山殡仪馆承办。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将书写了逝者姓名的书册摆放在展台中间,参加集中祭祀的100多位市民分列两侧,由工作人员敬献花盘,家属跟随礼仪师一起恭读祭文,并奉寒食、插柳祈福,气氛庄严肃穆、活动井然有序。
公祭活动将“绿色、文明、生态”的祭祀观念贯穿始终,不仅弘扬了慎终追远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传播了移风易俗、厚养薄葬的时代风尚。
近年来,宣城市大力倡导文明祭扫,引导市民树立文明、健康、环保的祭扫观念。去年12月21日上午,该市举行了“人文祭扫,爱传万家”首次冬至祭扫仪式。今年3月25日,该市民政局发布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广大市民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网络祭祀、社区公祭等绿色、低碳方式继承祭拜先人的传统习俗。为方便市民集中祭祀,4月4日、5日,宣城市马山殡仪馆还在市区澄江街道澄江社区设置“追思角”,安排工作人员现场指导。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东审计)为提升审计质量,激发审计人员争先创优和精品项目的意识,近日,县审计局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优秀审计项目评...
池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池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