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人眼中,鉴宝专家都身负惊人艺业,常有一双慧眼。在安徽省文物鉴定站杂项鉴定专家王刚看来,文物鉴定工作严谨专业,鉴定人责任重大。跟文物打了半辈子交道,众多文物珍宝经他的眼“走进”博物馆,那些与珍贵文物偶遇时刻更是令他终生难忘。
[明代漆器]
惊艳亮相鉴宝活动
安徽省文物鉴定站负责全省馆藏文物、涉案文物及其他文物的鉴定工作。并且多年来,王刚和同事们也不间断地在公益鉴宝活动中为普通藏家鉴宝。在公益鉴宝活动中,虽然遇到的赝品越来越多,但也有不少珍贵文物意外出现,让王刚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在池州的一次公益鉴宝活动中,一位藏家捧着一个大盒子,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件漆盒请王刚鉴定。此器色彩鲜红,造型端庄,花卉纹精美非常……经过仔细查看,王刚认定这是一件出自明末的剔红花卉纹捧盒,非常珍贵。“剔红是一种雕漆工艺,制作的时候匠人在器面上反复涂十多层甚至数十层红漆,等漆干后,再在漆上雕刻出浮雕的纹样,用红色漆制作的就称作‘剔红’”。王刚介绍,明代雕漆技术达到巅峰,技法更加精细。漆器在古时,是达官贵人之家才使用的高档器物。这件明末漆盒至今保存完好,除了后人的珍爱,也可见其制作工艺的高超精良。
2017年在黄山的一次公益鉴宝活动中,一位年轻女士带了一方砚台请王刚鉴定。经过鉴定,王刚惊喜地发现,这是一件典型的明代双足蝉形歙砚。造型精致典雅,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依然完好无损,包浆温润,是难得的珍宝。文物鉴定不轻易估价,但王刚判断,这方歙砚当时市场价格不会低于50万元。
2012年以前,省文物鉴定站每周五还面向社会开展义务鉴定活动,后来因为人手实在紧张才停了下来。在一次鉴定中,一位中年男士带了从境外购买的几件瓷器请专家掌眼。王刚和同事们仔细一看吓了一跳。“全部是康熙年间的‘海捞瓷’,也就是当时出口外销的青花瓷器,从古代沉船打捞上来的。”听说这是宝贝,中年男士表示家里还有几件。过了几天,他又拿来几件瓷器,还是同样的康熙海捞瓷。“一共有七八件,真是非常难得。”
[慧眼识珠] 散落珍宝进博物馆
经过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传承,每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今天博物馆收藏展陈的珍贵文物,不少也曾有过颠沛流离的身世。在王刚的职业生涯中,不少流落民间的珍贵文物,经过他的鉴定,走进博物馆等收藏单位,得到妥善保管。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王刚在安徽省文物总店工作。作为国营文物商店,通过商业手段,收集流散的文物是重要职能。王刚记得,当年很多精美文物都是早年货郎走街串巷收来再卖到各地文物商店的,有些还走进博物馆成了非常难得的珍品。上世纪80年代初,一次在屯溪收购文物,王刚在一堆盘子里一眼就看见一件温润的黄釉盘。“仔细一看,是一件明嘉靖年制款的黄釉盘,虽然表面略有磨损,但依然是难得的珍品。当时盘子收购价仅10元。”
还有一年皖南某县送来一批收购的文物,在查验时,王刚将一各木条箱子打开发现,四个捆在一起的瓷碗非同一般。仔细一瞧,个个底部有“大清光绪年制”的青花楷书款。王刚鉴定,这是四只是大清光绪官窑斗彩碗。现在市场上,动辄就是数十万元的价格已不足为奇。
[赝品众多] 普通藏家常被迷惑
在文物鉴定中杂项是个大类,包含漆器、竹木牙角雕、玻璃器、金银器、印石、文房用具等数十个不同类别。内容庞杂,对鉴定工作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定者也必须是“杂家”。
“收藏热”高烧不退,但在王刚看来,随着造假技艺不断升级,很多赝品已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过去有些初涉古玩的藏家是凭‘耳朵’买东西,听卖家编故事就下手。现在很多收藏爱好者通过看书,钻研掌握不少文物知识。但很多细节的把握上,还是需要专业的功底和长期的经验。”
他举了个例子,铜镜从战国到唐宋,都有流传使用。古铜镜的仿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晚清民国时更是多见。近年来铜镜价格回升,又成了造假的热门对象。很多赝品铜镜制作精心,细节处理很到位,普通藏家稍不留意就可能“打眼”。
王刚建议收藏爱好者,除了广泛阅读文史资料和专业学习之外,有机会还要“多上手”。另外,收藏一定要摆正心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流传下来的文物更是丰富多彩。了解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收获。一心想着捡漏、发财,未必就能如愿。”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王素英 文/摄
余红霞/图
安徽博物院讲座预告
◎主题:风尘璞玉 艺海精灵——潘玉良作品赏析◎时间:2019年4月21日15:00
◎地点:安徽博物院新馆一楼报告厅◎嘉宾:王小音
◎嘉宾简介:王小音,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Pepperdine培普丹大学特聘非西方艺术史课程教授,上海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年从事中外艺术交流推广工作和美术馆教育推广活动。
省图书馆讲座预告
◎主题:摄影公益讲座——审美的“趣”与“味”◎日期: 4月19日 15:00-17:00
◎地点:省图书馆主楼三楼电教室◎主讲:魏增善( 一凡)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高俊)当前,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贵池区棠溪镇林业站在进行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的基础上,迅速开展枯死松树...
池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池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