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池州8岁男童放学后到母亲办公室写作业,竟被恶犬严重抓伤(详见本报昨日报道)。昨日下午,男童母亲吕女士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恶狗从哪来目前仍是个谜。与此同时,池州公安部门相关人员透露,该市公安、城管、卫康委等三部门已联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犬类管理的通告》。
恶狗至今不知从哪儿来
“今天带孩子打狂犬疫苗第三针,回想那天的情景,还是胆战心惊。”5月4日中午,池州市民吕女士在朋友圈写道。自从4月26日下午孩子被恶狗抓伤后,吕女士和孩子一直处在担惊受怕中。“由于孩子被伤得挺厉害,除了要打5针狂犬疫苗,还要打8针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一共13针。”吕女士介绍,孩子受苦不说,过度惊吓给他心理上留下不小的阴影。
吕女士告诉记者,事发后,她和孩子父亲多次到附近小区或周边寻找,想找到那只恶犬的相关线索。“但如今恶狗从哪儿来、去了哪仍没有消息。事发后第三天,派出所的人曾来拍过照、调取过视频,但现在也还没有消息。”
市民纷纷曝光身边狗患
“池州开发区金同路有条狼狗,我每次开车路过它都会扑向我的车子。”“维多利亚小区一期南面小区大门前门面房经常有狼狗和大中型狗,有时骑车路过它们还在后面追,真吓人。”“南馨园小区散狗成患,晚上不敢步行。”本报报道了男童被恶狗抓伤后,当地众多市民纷纷留言曝光身边狗患。池州市民时女士介绍:“昨日小区一条不拴绳的大狗把一名男孩吓哭了,孩子看到我车刚停,哭着往车这边躲。”
“现在很多人养狗不拴绳子,有的是那种大型犬,我看到都要绕道走,也好几次听说过狗咬人的事。”昨日下午,贵池区一名张姓政协委员告诉记者,夏天快到了,妇女儿童遇到不拴绳的狗或流浪狗,风险很大。池州市一名吴姓政协委员表示,按理说,城市禁养区本不应该养大狗,但现在池州街头经常能看到大型犬。
三部门联合发文加强管理
5月5日下午,池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相关人员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采访时介绍,加强犬类管理已列入2019年池州市立法计划,目前属于过渡期。该人员同时解释,“池州以前确实有《犬类管理暂行办法》,但其依据的是1987年前后出台的《安徽省犬类管理办法》,但该《办法》2017年底已宣布失效,导致池州的《暂行办法》成为无效文件。”
“虽然《暂行办法》无效了,但在过渡期内,在正式立法出台前,我们借鉴了周边城市的做法。”池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相关人员介绍,目前,池州市公安局已联合该市城管执法局、市卫康委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犬类管理的通告》。“通告4月30日已签发,今天印发下去了。”据介绍,最新《通告》中明确:不得携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携犬进入室内外公共场所;携犬外出时,应由成年人牵领,主动回避行人并应及时清理粪便……违者均有对应的处罚措施。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朱春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石泽丰)5月4日中午,前来参加2019中国·池州国际体育舞蹈邀请赛的60名中外舞友一到池州,就直赴安徽国润祁红老厂,品...
池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池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