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汪玉芳
在今年池州市第四批“322”产业创新团队评选中,池州伟舜机电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汤亮榜上有名。作为几十年工作在一线的工程师,汤亮始终践行“科技创造卓越”的理念,所主持的小型数控加工中心项目获得省级重大专项认定。“企业想发展还得靠创新,创新精神是企业不可磨灭的。”团队带头人汤亮说,希望通过公司团队的共同努力,为创新加码,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在伟舜机电有限公司,记者采访时发现,不仅是公司负责人汤亮,公司所有技术人员的办公室都设在厂房里。除了开会和接待,大部分时间汤亮都在厂房,在一线从事研发工作。“近年来,制造业形势不容乐观,转型升级已成为当前市场主题。要紧贴市场的需求,我们就要不断地研发创新。”汤亮告诉记者,他们是一家生产小型车床、钻铣床、小型数控铣床等机械制造与研发的公司,90%产品销往英国、德国欧美等国家。汤亮带着记者在公司车间绕了一圈,他告诉记者,公司的每个产品,哪怕是最简单的小型机床,没有一个是与市场雷同的产品。“每做一个产品都会加上自己的创意,通过一些小的创新和创意,给产品赋予更多功能性和实用性。”据了解,公司从创建之初,就本着不断创新的精神,每个阶段都设立研发方向,早期是对产品增加创意,之后逐步实现自主开发特色产品。目前公司已获得发明专利证书2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41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5个。2013年公司被认定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15年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获得中国制造认证,2018年取得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
1970年出生的汤亮,曾在池州家机厂当了16年的工人,后来外出务工,又自己创业,最终辗转回到家乡,瞄准了小型机床市场。2008年他和同伴两人投资20万元,成立了现在的公司。“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精细化,市场对小型机床的需求正越来越大。但目前大部分生产厂家,却没有转变生产理念。”汤亮敏锐地发现这个市场需求,十几年时间里带领公司团队,把一个投资仅20万的小公司,发展到如今年产值4000万。目前在全国同类型的企业中,公司的市场份额占到前三名。
在汤亮的眼里,创新源于市场,但也不仅仅是完成一项任务,而是预判发展走向、引领市场需求。在小型机床行业摸爬滚打的十几年,汤亮发现,目前市场上还没有针对小型机床的控制系统。虽然大机床的控制系统也可以适用于小机床,但这好比是“大马拉小车”,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为此,2016年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研发重大专项项目——小型数控加工中心项目。“项目研究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引进并通过了省高新投资方案。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国内小型机床控制系统的空白。”汤亮说,该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其中厂房、设施、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7500万元,流动资金2500万元,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完成年产值1亿元,实现年利税1000万元。
新闻推荐
池州卫健委联手本报推出《池州卫生健康》周刊和“健康池州”微信公众号
本报讯(记者唐馥娴)为进一步推进“健康池州”战略,宣传池州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成效,讲好卫生健康故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池...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