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钟斌
从满目苍翠、空气清新的生活环境到和谐相处、互助友爱的社区环境,从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到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十一五”以来,池州市始终把优化环境作为建设实力池州、活力池州、魅力池州、和谐池州的重要抓手,使全市精神文明呈现出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的喜人局面,奏响了一曲曲建设魅力池州的靓丽凯歌,谱写了一篇篇建设和谐家园的豪迈篇章。
以优化环境为抓手 生活环境日益改善
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头戏,代表着一个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与实力。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推动“四个文明”创建活动的主要抓手,持续深入地开展整治脏乱差活动,市民的工作生活环境日益改善。
文明城市创建硕果累累。近年来,池州市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以“拉开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特色发展”为主题的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从2006年开始,池州市相继开展了路网建设与管网配套、园林景观与环境整治、大型公建与市场建设、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等四大类一百多个项目的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通过几年“拆墙透绿、拆违还绿、拆房建绿”措施的落实,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76%,人均公园绿地达14.82平方米,一座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富有江南生态特色魅力的滨江环湖城市,已初步显现。目前城市框架区面积已由2005年的26平方公里拓展到120平方公里,“滨江环湖、一城五区”的中等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并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首届安徽省文明城市称号。
文明行业创建不断拓展。近年来,池州市一方面不断拓展文明行业创建的覆盖面,将原来的27个行业拓展到48个行业,实现全市各行各业全覆盖;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开展“行业树新风、真情为他人”主题创建活动,各行政执法部门和窗口单位的行业风气进一步好转,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通过建立行业优质服务公开承诺制、行业创建明查暗访制,推动了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文明村镇创建不断突破。池州市各地村镇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为创建目标,以“把马路让出来,把垃圾管起来,把门前包起来,把空地绿起来”为基本要求,大力推进村镇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典型。贵池区霄坑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贵池区梅龙镇、东至县东流镇、青阳县丁桥镇、陵阳镇、石台县红桃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
文明单位创建成效显著。几年来,全市广大党政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坚持不懈地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不但推动了单位自身各项工作全面进步,而且促进了全市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市气象局、池州供电公司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市地税局、市财政局、市检察院荣赢“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市国税局、池州日报社等44个单位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
以提升素质为核心 社区环境不断提升
“十一五”以来,全市坚持把提升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工程,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显著提高,社区环境不断提升。
(下转A3版)
(上接A1版)
———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推进。池州市先后开展了“池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人物”和“池州市首届道德模范”等颇具特色的评选活动,挖掘并广泛宣传了巩光跃、张书婷、钟辣椒等一批精神文明建设道德模范;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17100户、“五好文明家庭”35000户,“文明诚信经营户”2580户;建立了1546所文明市民教育学校,编印各类《文明市民教育读本》12万余册,40余万市民直接受到教育。
———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不断推进。全市广泛开展以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环境、社区综治等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在主城区20个社区全面建立了楼长制度,社区自治管理能力和创建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贵池府学社区等8个社区被授予省级文明社区,14个社区被授予“市级文明社区”称号,文明社区的覆盖面已超过三分之一。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经过五年的努力,池州市基本实现了社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和低保全覆盖,全面实施城镇职工和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和低保制度。除此以外,还成立了“社区慈善服务站”,努力做到贫弱有济、难事有助、孤寡有养、残疾有帮。
以凝聚力量为目标,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必定是环境优良的城市。“十一五”以来,我们始终把凝聚力量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的氛围进一步形成。
———政务环境更加廉洁高效。近年来,全市上下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先后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239个,削减47.1%。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切实改变少数机关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习惯,倡导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要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氛围。
———市场环境更加规范守信。通过开展“建设诚信池州,打造诚信政府”、“创诚信行业、做文明职工”、“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等创建活动,在全市评选和表彰了一批“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文明诚信示范窗口”、“文明诚信经营企业”、“文明诚信经营户”等先进典型,促进了全社会诚信建设和市场环境的改善。
———人文环境更加健康向上。近年来,池州市大力弘扬地方优秀文化传统,深入挖掘和宣传推介了佛文化、傩文化、旅游文化、青阳腔等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文化瑰宝,通过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深入开展“推进工业化、实现大跨越”等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改革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人人都是城市形象、处处都是投资环境”的氛围进一步形成,全市人民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干部干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的环境氛围日益浓厚。
春风化雨润无声,回眸“十一五”,精神文明之花正映衬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之葩开遍池州大地;展望“十二五”,全市上下将沐浴着文明的阳光,描绘池州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市富民的最美画卷。
新闻推荐
青阳讯(通讯员李小满)为缓解农民春耕备耕生产资金紧张状况,日前,青阳县已将2011年涉农补贴资金2210万元及时发放到位,为今年我县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1年,青阳县涉农补贴继续坚持...
青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青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