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倪晓春
年月日上午8时,天气晴好,位于青阳县南部新城核心区的的青阳县文化中心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几台挖掘机长臂挥舞、工程车来回穿梭,挖掘机把厚厚的泥土翻起、打碎,压路机跟进碾压……施工人员正在紧张进行项目最后的场地平整工作。青阳县文广新局、体育局局长罗小磊介绍,该项目由县文化馆、非遗馆、档案馆等五个部分组成,是青阳地域文化与传统徽派风格的有机结合,集中体现了青阳县城市历史、城市色彩、城市印象、城市文化。
近年来,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池州市提出文化强市发展战略,多样化、多载体、多形态、多渠道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已悄然融入百姓的生活,广大基层群众、各社会阶层从中体会到众多“获得感”。
自年起,池州市先后启动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和市博物馆(以下简称“三馆”)装饰改造工程,并于年先后正式对外开放,填补了市级公共文化场馆的空白。目前,全市基本形成市有“三馆一院”、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屋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县支中心、社区和乡村基层服务点的全覆盖。全面建成了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东至、石台、青阳均于年建成县域数字电影院,实现了数字电影院县域全覆盖。年池州市又实现县域公共图书一体化服务。
为了让更多群众就近方便享有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近年来,池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基层群众文化辅导点个,多次举办全市文化辅导员培训班,打造了一支以全国“群文之星”余凤龙、省优秀文化辅导员许晓丽等为代表的优秀群众文化辅导员队伍。培育了东至县秋浦社区等安徽省特色文化社区,石台县仙寓镇奇峰村老年协会等安徽省群众文化辅导优秀组织团队。组织开展基层群众文化结对辅导成果展演和群众文化辅导员才艺大赛,把文化真正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让老百姓能享有、共参与。
全市各地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组织开展“社区广场文艺演出”、送文化下乡等活动。全市各文化馆(站)积极推进文化馆联盟活动,与全市个美好乡村结成了文化辅导对子,常态化开展文化辅导活动。全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和个乡镇完成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现图书借还城乡联网互通,有效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自年开始实施省市民生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至年,全市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面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自年开始实施省市“民生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至年,全市共完成个乡镇、街道、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任务,全部免费向群众开放;自年开始,全市个行政村纳入省市“民生工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3年多来共计送演出场,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场,同时为村级文化信息共享点提供服务。如今,在池州市各类文体设施遍地开花,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文化“获得感”明显提升。
新闻推荐
□记者江志实习生朱晓露年以来,池州市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在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上发力,全市上下合力攻坚,带领困难群众奔富路,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通过在青阳县召开全市建档...
青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