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新闻 青阳新闻 石台新闻 东至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池州市 > 青阳新闻 > 正文

美丽乡村建设书写“村美民富”新篇章

来源:池州日报 2017-12-09 10:01   https://www.yybnet.net/

□ 记者 李玲/文 吴骏/图

11月19日,一场以乡村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田园嘉年华在青阳县杜村乡拉开帷幕。山地自行车挑战赛精彩刺激,民间厨艺大赛热闹红火,青阳腔表演古朴典雅,在新丰村,在龙华村,来自县内、市内、省内以及省外的游客难以抵挡色香味的诱惑,陶醉在金秋乡村旅游季。杜村乡村旅游的蓬勃兴起,是青阳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也是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乡村的决定》和《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十三五”规划》,池州市共布点规划中心村551个,到2020年底,应建省级中心村264个,占规划总数48%;完成两批共41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青阳县2016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试点任务,到2018年底80%以上布点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力争90%以上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从2013年开始,池州市坚持生态、旅游、美丽乡村“三位一体”发展,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全域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改变村容村貌,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民风向善,涌现出一批“村美民富”的美丽乡村。

生态是池州立市之本、发展之基。池州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工作主线,努力体现在美丽乡村建设各个方面。布局选点上,多选生态植被好、绿树掩映、溪水环绕的中心村作为示范点,努力让绿色成为池州市美丽乡村的最美底色。建设风貌上,立足皖南山区的生态特色优势,在村头巷尾、房前屋后规划建设“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小竹园、小茶园”等,着力体现农村风貌、田园风光。建设方式上,坚持“原貌整治、随形就势”,不大拆大建,多种绿不砍树,少一点人工痕迹,多一点自然形态,努力体现乡“风”农“味”。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全市约70%中心村成为省级和市级生态村,为池州市成功创建全省首家国家森林城市、全省第二家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美丽乡村建设让村容村貌日新月异。各地通过实施城乡环境整治工程,以省市中心村建设为示范引领,全面开展垃圾清运、沟塘清淤等环境整治工作,整体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并实现全市镇街建成区整治建设全覆盖。村美了,民风也美了。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进一步深化,“好媳妇、好婆婆、好人好事”和“五星户、七星户”等系列评选活动,引导村民以好为荣、向好看齐;“美丽乡村文艺汇演”等群众性文艺活动深入开展,引导农民群众树立起文明新风尚。

(下转A2版)

(上接A1版)池州市旅游景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整市创建名单。全域旅游当然离不开乡村。池州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作为加快全域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以九华山、牯牛降、秋浦河、升金湖为重点,在朝山礼佛古道、古驿文化风景道、山岳最美风景道等水陆景观轴线上选点布点、串点成线,着力打造美丽乡村旅游示范区域。目前,青阳县、九华山风景区重点培育的“环九华山”美丽乡村旅游示范区,石台县、贵池区重点培育的“沿秋浦河”美丽乡村旅游示范带,东至县重点培育的“尧城后花园”美丽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已初具规模。目前,全市已建中心村中约有20%实现依“景”转型、借“游”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

新闻推荐

第一次采访

青阳县第三小学601班王菁指导老师:陈立春从上次老师带我们学习口语交际“学会采访”时,就向我们布置下任务去采访,不论去采访谁,可以是老师、同学,或是身边一些有名气的人。我苦思冥想了好长时间,终于...

青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青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冬天的声音2017-11-29 01:00
猜你喜欢:
评论:(美丽乡村建设书写“村美民富”新篇章)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