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邓柱
如何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如何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信贷政策落实情况怎么样?……6月28日上午,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实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询问。
短短2个小时时间,共有21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发问。池州银监分局、市金融办、人民银行池州支行等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到会应询。
据了解,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中央垂直管理部门专项工作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在全省市级人大层面尚属首次,对于深入推进依法治市、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调研 确保“问得准”
专题询问“问”什么?怎么“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汪方应认为,要紧扣实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工作,贴近民生实际,回应社会关切,“问”热点、“询”焦点。
为确保专题询问能问在“点子”上、问出成效,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制订了工作方案。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5月中下旬,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全市实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通过听取市政府、银监分局、相关金融机构情况汇报,召开部分人大代表、企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走访青阳县、东至县有关单位、企业以及池州银监分局等,向46位非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人大代表和34家非监督对象单位发函征求意见等形式,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全市开展实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并形成了专题报告。
开门见山 确保“问得透”
“近年来,池州市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有何措施、成效?”刘永忠委员询问的首个问题开门见山。
后面的问题一个比一个专业,一个比一个具体:
“金融办和银监局在银政、银企信息沟通、搭建交流平台方面作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何打算?”
“在引导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实施效果怎样?”
提问、回答,追问、补充……就实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工作中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21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接连发问。池州银监分局、市金融办、人民银行池州支行等单位负责人应询,坦诚详尽一一作答。 (下转6版)
(上接1版)
市金融办主任孙康达表示,近年来,池州市通过政策引领、丰富业态、信誉建设、净化土壤等方面,大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市金融办会同发改委等部门努力打造小微企业信誉信息管理平台,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下一步池州市将大力引领银行、证券、基金公司,进一步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加强诚信体系、融资环境建设,探索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今年以来,我们重点关注人民银行总行出台的信贷政策如何在池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如何让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人民银行池州支行负责人表示,我们督促引导金融机构对有关贷款新品种的投放,加强对2025池州篇的金融支持,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投入。
“近年来,我们坚持产业扶贫主导,加强产品和模式创新,大力实施金融扶贫,重点扶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园区,让更多农户分享农业产业链效益。目前,我们贷款支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户、支持家庭农场330户。同时重点支持贫困地区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为769户贫困户发放了小额扶贫贷款1000万元。”就帮扶农业经营主体工程措施,农业银行池州分行负责人一一道来。
注重整改 确保“落得实”
专题询问,始于问,不止于答,更注重“果”。专题询问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和专题询问的意见和建议,整理形成《审议意见书》,交市政府及池州银监分局研究处理。
“这是市人大常委会首次依法对垂直管理单位进行的专题询问,对于促进有关法律法规在池州市实施,推动金融服务池州经济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现实意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庆丰说,希望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认真贯彻实施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效解决融资难等问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为池州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新闻推荐
黄石溪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多种产业,全力打造全国生态文化村,实现——村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景中
□记者唐馥娴翻过几道高山,穿过数道深谷,在青阳县古镇陵阳西边数十公里外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个因溪而得名的古老山村,叫黄石...
青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