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吴先菊,是石台县大演乡永福村的一位大妈,今年春节前夕,路过村里的文化广场,看到一群年轻的姑娘小伙拿着锣鼓“叮叮咚咚”地敲个不停,甚是好奇,上前一打听,才知道是村里这几年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和脱贫攻坚,村民的生活过的殷实,日子过得红火,准备让老百姓自己举办一场春节联欢晚会,好好乐呵乐呵。
这个消息一传开,我立马来了精神。“我也要上‘春晚’”。听到我这么说,家里人都吓了一大跳,老伴说,都是带孙子的人了,出个什么风头?再说,就凭你那走了形的身材,不让人笑掉大牙才怪。可我却不那么想,自己年轻的时候就爱好文艺,不说能歌善舞,起码有点“三脚猫”基础,每遇到外地的戏班子进村演出,总有一种上台亮相的冲动。只是结婚以后,忙着操持家务,加上生活又不富裕,仅有的一点文艺“细胞”让柴米油盐消磨得一干二净。可是现在不同了,我们老百姓不仅衣食无忧,而且文化生活也很丰富,村里有了文化广场、健身器材、农家书屋,特别是文化惠民工程实施以后,新建起的乡村舞台上,各类文艺演出就跟走马灯似的,热闹得不得了,把我那颗爱好文艺的心一下子又挠痒了。这次村里自己办春晚,说什么我也得露一手,一来释放释放这么多年来生活上的压力,二来也为文化惠民工程喊声好,助个兴。
我这个想法出来后,得到了村里的肯定,他们让我结合自己善于跳舞的特长,将其他几个上了年纪的妇女组织起来,以广场舞的形式参加表演。果不然,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紧张排练,“文化惠民就是好”的舞蹈在大演乡永福村首届春晚中脱颖而出,一炮打响。村民们评价说,虽然身材比不上专业演员,服装也不是很高档,但就是觉得亲切,觉得有味。而我想到的是,无论表演水平如何,我的感情是真挚的,因为,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这么好的文化惠民工程,老百姓要过上物质、精神、文化都如此丰富的生活,根本不可能,更没指望实现自己“我要上春晚”的梦想。
(吴先菊口述 张志成整理)
新闻推荐
□通讯员江雪飞“2018年,我们举办了11次上档次、上规模的摄影活动,吸引来自北京、上海、重庆等大都市以及全国14个省的摄影...
石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石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