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随“春游江淮请您来”百家媒体旅游推介活动皖南行采访团来到石台县白石岭,“‘花开四季、金色石台’2019中国·池州首届赏花会”正在此地进行。来自省内外各地的休闲游、自驾游、组团游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络绎不绝,数万名游客在油菜花海中看演出、品乡韵、淘山货。
油菜花开时游人纷纷来
白石岭位于石台县城南15公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脚下,该村历史底蕴深厚,初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系石台县舒氏宗族发源地,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这里的皖南民居依山而建,周边古树参天,溪水潺潺,奇潭遍布。村民安逸,与青山绿水相伴。斑驳的马头墙,幽静的古宅院,处处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
从2016年始,石台县依托白石岭古村落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全面打造白石岭乡村旅游点(摄影及书画写生基地),在该村发展了19户农家乐,同时推出了原生态的农特产品,包括硒茶、硒米、土鸡、土猪肉、有机蔬菜等。围绕“山乡黄花——油菜花”旅游资源,白石岭已成为全国摄影、书画界的创作基地,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采访期间,记者看到一场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正在油菜花海中进行,百花仙子下凡尘、马灯闹春、民俗表演、花间诗会等节目依次登场,吸引了无数的赏花游客。其中,马灯闹春是以唱、念、作、打为主要特色的七井马灯队,演绎了白石岭古民居中沧桑巷道和乡间阡陌;花间诗会则是将花与诗巧妙结合,20名小学生身着汉服集体诵读《花朝》。与此同时,青春靓丽的少女和小伙子们,身着汉服、唐装、戏服、旗袍、采茶服、太极服等服饰,在油菜花梯田中、溪流旁、老房子前尽情地摆着各种POSE(姿势),让人与自然的美纷纷走进摄影家的镜头。
穿越牯牛降访严家古村
到石台县,牯牛降不得不去。这个被生态学者称为“绿色自然博物院”的国家级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古称“西黄山”,其主峰海拔1727.6米,为安徽省南部的第三高峰,因其山形酷似一头牯牛从天而降,故名牯牛降。该景区总面积6700公顷,由于地层古老、气候优越、山高林密、人迹罕至,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天然森林植被,也是我国东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重要典型地区之一。
据介绍,牯牛降共有四大景区,分别是灵山景区(生态的休闲度假胜地)、双龙谷景区(有趣的科普教育基地)、牯牛峰景区(经典的户外运动基地)和龙门景区(原始的旅游观光胜地)。整个景区旅游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既有险峰深壑、奇松怪石,也有烟云飞瀑、小桥流水。
其中,龙门景区主要景点有严家古村、龙门潭、龙门峡谷、隐月池、天作迷宫等。“在上个世纪以前,严家村一直隐居在群山中,因交通闭塞几乎与世隔绝,当地的村民也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也正因为如此,严家村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徽州趣味。”龙门景区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严家古村”居住着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的后裔,村内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徽州民居古建筑,村中还有老磨坊、古祠堂等。
除了牯牛降,有着“黄山归来不看岳,蓬莱归来不看洞”美誉的蓬莱仙洞,被称为“池徽大路”的古徽道,御敌屏障的石长城,溶洞群地质公园,仙寓山等景点,都值得游客到此一游。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文/摄
新闻推荐
8名“驴友”池州峡谷探险遇险 20小时后获救 旅游部门提醒:探险旅游需谨慎,游客要量力而行
3月31日,来自铜陵的8名“驴友”,结伴“闯”入池州市石台县七都镇尚未开发的一条原始峡谷。期间,其中一人摔伤、七人迷路。接...
石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石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