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图
和谐相处
社区共管,条例法规宣传进村入屯
部门联动,加强巡护
开展黑叶猴及其栖息地调查监测
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图
保护区内的黑叶猴
开展黑叶猴及其栖息地调查监测
和谐相处
社区环境保护教育文艺演出一、保护区地理位置
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西南部的大新县。保护区北接大新县那岭乡那岭村逐美屯,南部与雷平镇振兴村冬丈屯相连,西与下雷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相接,东至榄圩乡新吉村陇内屯。保护区范围涉及大新县桃城、恩城、雷平、那岭、堪圩、榄圩6个乡镇34个村(居)委会,总面积25819.6hm2。二、保护区历史沿革
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0年,其前身是大新珍贵动物保护站。2000年经大新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大新县珍贵动物保护站更名为广西恩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200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关于进一步明确我区林业系统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级别等有关问题的批复》确认恩城自然保护区为林业部门管理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13年12月由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保护区重点保护植物
根据调查和统计,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知野生维管束植物190科648属1007种,其中蕨类植物33科56属80种,分别占广西蕨类植物科属种的58.93%、36.13%、9.62%;裸子植物3科3属3种,分别占广西裸子植物科属种的37.50%、15.79%、4.84%;被子植物154科589属924种,分别占广西被子植物科属种的66.09%、35.78%、12.05%.根据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种,其中有石山苏铁1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金毛狗、蚬木、海南椴等10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
同时,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0年3月30日批准发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分布着广西地不容、凹脉马兜铃等62种广西重点保护植物。四、保护区重点保护动物
根据调查,保护区已知陆生脊椎动物共有261种,隶属于4纲25目79科。其中鸟纲14目44科165种,占广西鸟类总数543种的30.4%;哺乳纲7目20科47种,占广西兽类总数149种的31.5%;爬行纲3目10科35种,占广西爬行类种数169种的20.7%;两栖纲1目5科14种,占广西两栖动物种数85种的16.5%。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陆生脊椎野生动物28种,占保护区脊椎动物总数的11%,其中鸟类18种,兽类7种,两栖类1种,爬行类2种。
保护区重点保护鸟类情况: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鸟类165种,隶属于14目44科。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8种,国家保护有益的,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鸟类99种。依据《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卷》记载,该保护区165种鸟类中1种濒危,7种易危,3种为稀有种。
保护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据调查,保护区有兽类7目20科47种。保护区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8种。其中有蟒蛇、黑叶猴、林麝3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虎纹蛙、大壁虎、凤头蜂鹰等2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同时,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分布有黑眶蟾蜍、沼水蛙、泽陆蛙等76种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新闻推荐
大新讯近日,大新县人民法院依法对该县那岭乡一村民小组原组长黄某挪用资金一案作出一审宣判,以挪用资金罪判处被告人黄某拘役五个月,缓刑七个月。 &nb...
大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