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通讯员 梁桂花
大新县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组织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开展“下基层、访疾苦、解难题”服务贫困群众活动,与贫困户“结穷亲”,通过“问、访、析、解”工作法,着力破解贫困户发展难题,帮助群众走上致富路。下基层“听心声”
7月19日,榄圩乡中学30多名教师利用暑假休息时间,深入荣圩、上吉、先力村等贫困村屯,到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家中开展“双承诺、双认定、双确认”,了解贫困户心声,帮助他们找到脱贫致富门路。这是大新县党员干部开展下基层“听心声”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大新县广泛动员党员干部按照新一轮帮扶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干部、县直部门、乡镇党员干部包户到人的工作机制,明确了全县党员干部包抓任务。要求每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穷亲”,全县共5812个县、乡、村级党员干部走出机关单位,走出办公室,走进基层,深入农户,一对一结对子“结穷亲”,面对面拉家常了解村情民情,倾听群众心声,真心实意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为掌握贫困户最真实的情况,广大党员干部逐户上门走访,掌握和了解村情民意,并详细了解困难户的家庭生活情况,分析困难原因、了解其愿望,同时记好“民情日记”,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就地解决,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逐级向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单位汇报,大力争取解决落实。建立农户、乡镇村、项目实施单位与包村领导和包村单位部门一对一衔接沟通机制,做到人、物、财、技术、信息等方面与包村对象“捆绑式”扶持。目前,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1.16万多人次,征求到群众的意见建议80多条。访疾苦“解难题”
7月26日,福隆乡406名干部职工(含县直单位帮扶干部)共结对帮扶贫困户1146户,填写脱贫台账637套,全面完成了全乡精准脱贫‘双承诺、双认定、双确认\’工作。
7月20日,榄圩乡已完成2016年度脱贫901户的入户‘三认定\’工作,并对贫困户进行了脱贫台账管理,完成小额信贷授信140户,发放贷款543万元。
这是笔者近日在福隆乡和榄圩乡了解到的信息。
大新县围绕办实事好事、争取项目、落实帮扶资金等具体措施,稳步推进扶贫攻坚。以包村帮扶部门党组织、党员干部和第一书记为主要成员,深入各自包扶村屯排查各类矛盾隐患,找准问题根源,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农村,消除在萌芽状态。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协调解决难题110多件,办实事好事250多件。真帮扶“暖民心”
8月18日,龙门乡上育村17户贫困户很高兴,因为龙门乡组织工作人员给他们送来了15.65吨帮扶肥料。
“***就是好,下派的驻村干部每天都进村入户,了解我们家庭情况,不仅给我们讲解扶贫生态移民、扶贫到户贷款贴息、劳务输出等惠民政策,而且还帮我们找脱贫路子。”看着眼前干群共谋致富对策的场面,桃城镇德立村委主任冯华安说。
自开展***工作以来,大新县早安排早部署,成立了《大新县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还派出14名专职扶贫副书记到各乡镇指导帮助工作组通过深入贫困村屯召开座谈会、现场交流、走进农家,访民情,听民声等方式形式,摸清48个贫困村6916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并紧紧抓住制约群众发展因素,寻优势、找定位、理思路、提对策,真心实意帮扶,倾力促进发展,让贫困村在兴村富民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活动开展以来,大新县党员干部先后走访贫困户1.16万多人次,慰问低保户等弱势群体120余人,召开座谈会160场次,开展宣讲教育90次、受教育众64961人,做好事实事250多件。
新闻推荐
受大新县人民法院委托,我公司定于2016年10月10日(星期一)11时在南宁市新民路太阳广场A栋27楼2703号拍卖厅采用现场与网上同步拍卖方式按现状公开拍卖位
受大新县人民法院委托,我公司定于2016年10月10日(星期一)11时在南宁市新民路太阳广场A栋27楼2703号拍卖厅采用现场与网上同步拍卖方式按现状公开拍卖位于广西大新县下雷镇仁爱村一批资产(主要包括: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