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扶绥县速丰桉人工林发展迅速,给当地人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一时成为部分农民的“摇钱树”。但速丰桉的过度种植已带来不少的环境问题,如土壤衰退、水源枯竭、环境污染、破坏生物多样性和引发森林病虫害问题等等,速丰桉由此也被人们称为“抽水机”“抽肥机”。可在利益的驱使下,甚至有部分农民开始利用耕地种植速丰桉,且有不断蔓延的趋势,整治占用基本农田种植速丰桉问题已迫在眉睫。
扶绥县岜盆乡采取“政府引导、因地制宜、村民自治”整治占用基本农田种植速丰桉的做法,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整治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效果,走出了一条符合乡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试点村的“村民自治”探出治理新路
近段时间,扶绥县岜盆乡的8个村委都组织群众代表到岜盆乡那坡村那关屯参观。他们将脚步停留在村里的占用基本农田种植速丰桉整治点,遇到村民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一切源于这里在整治占用基本农田种植速丰桉问题上和整治治理农村垃圾问题上探索总结出的“那关模式”收到了奇效。
那关屯是一个仅128户、耕地面积1200多亩的小山村。自2010年以来,该村村民陆续占用基本农田种植速丰桉累计面积达到120多亩,甘蔗面积逐年减少,支柱产业面临严峻考验。如何解决农民占用基本农田种植速丰桉大问题?今年1月以来,岜盆乡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在那坡村那关屯试点探索出了“政府引导、因地制宜、村民自治、统一运作”的“那关模式”。
政府引导,村民接受。该乡组织包村干部深入该示范屯,通过召开党小组会议统一思想,向群众宣传解读《扶绥县人民政府关于严格控制速生桉人工林种植发展的
通告》,让群众广泛认识到占用基本农田种植速丰桉的危害性,自觉加入整治占用基本农田种植速丰桉的行动中来。
因地制宜,合理划分。该屯通过召开党群议事会,讨论重新确定本屯基本农田的范围。该屯经党群议事会讨论,确定本屯占用基本农田种植速丰桉的农户32户,经确量面积120多亩。
建章立制,公示整治。该屯将占用基本农田种植速丰桉整治纳入村规民约范畴,将基本农田红线范围内占用基本农田种植速丰桉的32户农户120多亩土地进行公示,要求农户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自行砍除清理。
(下转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
村民自治,统一运作。名单公示后,在规定时间段,没有自行砍除速丰桉的农户,由村里统一组织村民集中砍伐,所砍木材收入归村集体拥有;同时,该屯还打破村民小组的界线,根据基本农田红线范围的土地和农户分布状况,通过土地整合的方式,按"方便农民、大小适宜"的原则"小块并大块",对占用基本农田种植速丰桉的土地重新整合,鼓励村民种植甘蔗,还基本农田本色。
"'村民自治'确实好,让我们有了话语权,大家对占用基本农田种植速丰桉的整治都十分支持,现在32户群众大部分都自行砍除了红线范围内的桉树,下一步我们还要对这120多亩土地通过土地整理的方式进行重新整合,以后劳作更方便了。"那关屯村民小组长莫德全告诉笔者。
如今,那关屯党小组在清洁乡村、道路硬化、一事一议项目实施等各项村务中都采用"村民自治"的办法,让村民充分发挥话语权,真正做到了"村事村办"。整乡推进"那关模式"整治活动"原来桉树到处种,现在大家齐清除,村民自治起作用,基本农田显本色。"这是今天岜盆乡广大村民在谈到占用基本农田种植速丰桉整治前后对比的一句顺口溜。
岜盆乡党委书记莫红明说:"实践证明,通过'政府引导、因地制宜、村民自治'整治占用基本农田种植速丰桉的做法,具有实用性、全域性、自主性、长效性的特点,不仅改变了政府'大包大揽'的局面,而且干部群众都很接受,效果明显。"
据悉,目前,岜盆乡党委、政府及时总结"那关模式",通过召开各村组干部参加的现场会等形式,引导各村结合自身村情,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分步实施,力争整治占用基本农田种植速丰桉"那关模式"今年在全乡范围内实现全覆盖,让"村民自治"在整治占用基本农田种植速丰桉活动中发挥作用。
新闻推荐
扶绥讯 近日,扶绥供电公司为扶绥第一例家庭光伏发电用户提供了上门申请服务。据悉,这也是崇左地区首个提出家庭光伏发电申请的客户。光伏...
扶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扶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