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覃世默
崇左市太平镇宜村小学原有的教学楼因年久失修,已经变成危房。全校200多名学生有的被迫转学读书,余下的100多名学生只能挤在两间低矮狭窄的破旧瓦房里上课。当地的非公有制企业湘桂糖业有限公司挂点联系该村后,投资50万元建起新的“宜村湘桂希望小学”,解决了宜村12个屯300多名儿童的上学难问题,受益群众近4000人。
去年以来,崇左市开展以“三百双推”为主要内容的“百企党旗红”主题实践活动,由市、县直100个机关党组织联系100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00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联系100个村,通过政企结对,企村帮扶,优势互补,共创先锋,实现了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的目标。至2010年11月,该市非公有制经济主体6.0307万户,注册资金66.22亿元,比上年增长35.53%;吸纳就业人员14万人,比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1.7%。
破解两难题 扩大覆盖面
崇左市委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为解决非公经济党组织组建难、党员发展难问题,建立了4家班子党员领导联系点制度、干部挂点联系制度,切实加强对非公经济党建的领导。
“我们选取100个非公有制企业,通过派驻、挂职、定期联系指导等形式,加强抓企业党建工作力度,确保规模以上和有3名党员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崇左市委副书记卢万兵说。该市各级党委通过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培训班,广泛开展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组织的“双找”活动;把技术能手、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能手、业务骨干的“双向培养”活动。
据了解,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崇左市新建党组织21个,发展新党员78名,有190名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到2010年11月,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821家,党员共1371人,已建立党组织81家,有62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占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116家的53.5%,其中建立党委的10家,涌现出了崇左湘桂集团党委、广西新振锰业集团党支部等一批先进典型,为非公企业党建、政企联建深入推进积累了经验。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政企结对建 发展显活力
2010年,由于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大等影响,崇左市的糖锰业在落实节能减排、生产经营中面临诸多挑战。为此,该市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工厂车间,及时帮助解决企业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服务好非公糖厂、锰企的生产。
“多亏了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我们这个项目才能进展这么顺利。”湘桂糖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光彩说。在崇左市及江州区的帮扶下,公司总投资7.45亿元、年产9.5万吨蔗渣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于去年10月25日得以开工建设。
经济组织中新建立党组织13家,使该市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同时,通过实施“组建攻坚工程”、“先锋承诺工程”、“解忧排困工程”、“创业工程”等,激发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活力,有力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开展。
崇左市工信委与广西凭祥市丰浩酒精有限公司结成对子后,联系金融机构给企业融资2.5亿元,扶持技改资金680万元,引导企业创新糖酒联产、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生产模式,被列入自治区重点项目。天等县中天矿业公司党支部成立后,激发全体员工改革创新热情,公司试产了镍铁新产品,研究开发的“低碳铝锰硅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荣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百企联百村 共建新农村
走进江州区新和镇新村那糯屯,整齐的一栋栋楼房,漂亮的综合办公楼,开阔的休闲广场,处处一派新农村气象。“没有湘桂公司的帮扶,我们屯不会变化这么大。”那糯屯党员零东标说。
崇左湘桂糖业有限公司党委与新村村党支部结成对子后,大力扶持屯里群众开展新农村建设,为每户预付2至3万元蔗款、协调信用社提供住房贷款、无偿帮助平整土地;同时捐资50万元援建屯级综合办公楼、广场等设施。
在开展“企业农村结对”活动中,崇左市组织制糖及锰矿企业与15个村(社区)党组织结对,互相派员参加双方的党组织生活会,发动企业党员与村(社区)困难党员结对帮扶,帮助村(社区)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产,共建文明新村。
广西新锰集团与大新县宝贤村价屯结成帮扶对子,投资1400多万元帮助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垫资2800多万元资金投入生产基地建设,帮助全村建起了编织袋厂、养牛场、无公害蔬菜基地等,2010年,该屯人均实现纯收入5010元,成为村企联建新农村示范点。
2010年春,崇左全市大旱,农业受灾严重,扶南东亚等15家制糖企业投入资金9800万元,扶持蔗农搞好抗旱抢种保苗,为蔗农送去农资化肥。其他非公有制企业也积极参与,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抗旱捐赠达1572万元,为全面夺取抗旱救灾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覃世默在凭祥友谊关中越边境零公里我方一侧,水泥铺就的平地上,一幢崭新的联检大楼拔地而起。群山环抱的卡凤盆地,也已变成了规模宏大的物流加工区。500米长的隧道和一座大桥,把两个...
凭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凭祥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