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姜木兰
得知中国-东南亚民间高端对话会将在广西南宁和防城港市举行,长期研究东南亚问题的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农立夫心情有些激动,他说,广西与东南亚国家山水相连,交通方便,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广西壮族与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许多民族语言相近,风俗习惯相同,关系密切。广西人民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民间交流中的作用无可替代。
农立夫说,在广西大约有1700万壮族人民,他们的生活语言和风俗习惯与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老挝的主体民族老龙族,缅甸的掸族都相同,在生活语言交流中不需要翻译。广西壮族与越南岱依族、侬族生活语言和风俗习惯相同,不少有血缘亲戚关系,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相邀。每年农历四月十三和十四是广西龙州县金龙镇壮族歌圩节,按照传统习惯,金龙镇的壮族都邀请越南高平省下琅县岱依族群众来参加山歌比赛。正式比赛结束后,还邀请客人用餐,一边喝酒,一边对歌,山歌的内容都与中越友好、合作发展有关,气氛非常友好热烈,充分体现中越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广西有8个县市区与越南广宁省、谅山省、高平省、河江省接壤,多年来,广西边境县市区与越南边境县积极开展边境经济贸易合作,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当地的落后面貌,提高了双方边民的生活水平,增进了两国边民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对发展中越友好合作与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农立夫介绍说,广西边境县市区与越南边境县开展经济贸易合作的形式有边境贸易、跨境旅游、商品展销、跨境运输、矿产品开采与加工、跨境农业种植合作等。在边境贸易、跨境旅游、跨境运输合作方面,东兴市、凭祥市成绩显著,在跨境农业种植合作方面龙州县处于领先地位。
龙州县与越南高平省下琅县率先开展跨境甘蔗种植合作,由龙州县提供蔗苗、肥料和种植技术指导,负责收购原料甘蔗,下琅县提供土地,负责种植,原料甘蔗卖给龙州县时,再由龙州县扣除原来提供的蔗苗和肥料款,其余是下琅县农民的收入。下琅县是越南高平省的贫困县,几年来通过与龙州县开展跨境甘蔗种植合作,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建起了新房,置办了电视机、摩托车和农用车等。下琅县农民已经尝到了与龙州县开展跨境经济合作的甜头,合作积极性更高,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面积由原来的几百公顷扩大到现在的上千公顷。
为更好加强广西与东南亚国家开展民间友好交流,农立夫建议,建立中国-东南亚民间高端对话机制,把其列入中国-东盟博览会内容之中,形成制度化。这样既丰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内容,又增进东南亚国家民间高端人才对中国的了解。建议成立广西中国-越南友好协会,或者成立中国-越南友好协会广西分会,对接越南-中国友好协会。培养和建设广西东南亚民间高端人才队伍,以便更加顺利地开展民间友好交流活动。加强广西与东南亚国家青少年友好交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友好交流活动,加深青少年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有利于长期发展中越友好关系。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秀隆崇左是广西最年轻的地级市。建市近10年来,崇左的综合经济实力从比较靠后的位置,发展到广西中等水平。崇左最大的优势是区位优势,“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崇左是中国面...
凭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凭祥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