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杨湾村,廉政格言、廉政漫画不时映入眼帘。村级行政服务代理、群众文化大院、村级卫生服务室等一大批惠民工程让人耳目一新,阵阵廉政清风拂面吹来,让新农村焕发勃勃生机。
4月26日,全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场会在定远县范岗乡杨湾村召开。现场会上工作人员介绍,以前村级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软肋,监督缺位、失位现象严重,干群关系恶化,通过实行“阳光村务”,让权力公开透明,监督有力有效,从源头上下预防和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定远县在全县249个行政村全部实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和村务流程化管理制度,有效地探索了一条以打造“阳光村务”为核心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新路。
“按流程办事,工作就不难干”
近年来,定远县建立了村务公开制度,但由于缺乏规范操作和制约机制,涉及村级人、财、权等事项普遍存在假公开、不公开和公开不到位等现象,群众很有意见。对此,县里从规范制度入手,结合村级工作实际制定出台《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等文件,组织开展村务流程化管理知识培训,让乡村两级干部熟练掌握操作程序。
盘清村务家底成为推行“阳光村务”的第一步棋。通过对涉及村级财产、班子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各项权责清理,让干群心中有了一本明白账。在范岗乡杨湾村务活动室,翻开《杨湾村农村低保对象人员花员册》,汪广喜,双刘组,2009年1月15日,补助金额1000元,全村共有68人,总额37600元,历历在目;28项办事内容全部上墙公布,每道流程明明白白,村干部工作职责清清楚楚;村级便民服务室每天都有村干部坐班,专职接待群众办事。村干部高兴地说:“村级工作千头万绪,只要按流程办,工作就不难干。群众工作千难万难,只要按程序办,农村干部就好当!”
不怕唱黑脸,要让群众放心
以前,村干部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群众没有领“头”的,对各种村务难以监督到位。现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来自群众,贴近群众,监督很有效。张桥镇浮山村在土地置换工作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一些细致的工作没有做好,部分群众不理解,导致群众上访,该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周学尧积极开展工作,并动员自己亲戚带头拆迁,在群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村民代表选举的“两推一考一选”方式,定远县在每个行政村选举产生5至7名威信高、基础好、办事公、敢说话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我们最大的职责就是监督,我们不怕唱黑脸”。村里大项目建设、财务开支、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我们全都参与管理,杨湾村监督委员会主任李金永说。该村小范村民组在土地置换工作中,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拆迁方案、拆迁安置经费补偿等项制度制定,提出合理化建议6条,纠正不合理决定3条,均被村支委采纳。不到一个月,小范村民组的拆迁工作顺利完成。
群众参与决策,实现当家作主
“过去由于民主决策制度不健全,难以起到规范权力的作用。现在群众参与决策,实现当家作主,补充和完善了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议事制度”。定远县纪委党风室的一位干部介绍说。
杨湾村在拍卖旧办公楼和建设新办公楼决策中,多次召开村务监督委员、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最后确定实行评估和公开招标,仅此一项为村集体增收和节支6万多元。仓镇二郎村“两委”问计于民,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完成了村级4.2公里道路建设任务,还新建了一个群众体育活动场。该村总支书记杨友山感慨地说:“基层干部要学会转变管理观念,现在有群众和监督村委参与决策,工作顺利多了。”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县共有506名村干部参加述职述廉和民主测评活动,群众的评价成为村干部年度考核的一个重要参数。
新闻推荐
助学补贴惠济贫困学子
定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