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县炉桥镇马元村村民方来客在村委会的协助下以700元/年的租金承包了本村村民近20亩土地,种植食用菌,年获利近20万元。方来客介绍说:“自家承包地零散、不集中,通过租赁方式发展蔬菜大棚,便于上规模、出效益。”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农民摆脱了承包地的“捆绑束缚”,民间自发流转土地现象增多。马元村有50多户农民将自己的承包地流转给他人后,进城经商、务工,另辟致富蹊径。马元村村委会主任柏正荣介绍说,部分村民将土地出租收取租金,他们一边打工,一边收租金,有效地增加了收入。但是,多数承包期不明确,不利于承包户作长期投资,也影响了村级蔬菜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此,马元村专门成立了蔬菜种植协会,由村两委牵头组织开展土地流转,以此规范民间自发流转行为,减少纠纷。目前,该村采取技术、土地入股等方式,正在村里规划建设占地百亩的蔬菜种植基地,通过流转方式把蔬菜种植集中起来,搞规模种植,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发展壮大蔬菜产业。
盘活土地搞经营,最成功的例子要数定城镇宫集村。该村充分发挥近郊的区域、交通优势,兴建无公害瓜果蔬菜基地,建成“菜篮子”村,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村两委组建专业合作社,采取两种方式引导群众开展土地流转:一是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其他农户从事瓜果蔬菜生产,实行规模化种植。二是农户之间将土地经营权互换,便于发展规模种植。目前,全村温室大棚、钢架大棚和露地瓜果蔬菜已达500余亩。
“利益的驱动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由此也产生了许多纠纷,处理不当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成为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定远县农委主任李科明介绍说。为解决土地流转纠纷,该县今年在县里率先设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流转仲裁庭,同时在全县22个乡镇全部设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县农委为各中心免费配置电脑、打印机、LED显示屏等办公设施,并对全县107名乡镇农经干部实行严格岗位考核,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担,为土地流转提供全程政策法律咨询、土地信息发布、合同签订鉴证、土地收益评估等项服务,引导农村流转土地有序开展。据统计,流转中心成立以来,全县累计采集土地流转信息587条,发布信息311条,帮助群众规范签订土地流转合同3100份,规范引导土地流转面积达12万亩之多;调解各类土地流转纠纷、群众来人来访、来信、网络信访及领导批转案件近200起,行政诉讼14起,行政复议案件5起,行政诉讼和复议案件全部胜诉,胜诉率达100%。
新闻推荐
定远推动生态强县建设进程
定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