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定远新闻 > 正文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来源:滁州日报 2014-07-18 13:19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五届六次、七次会议精神,加快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顺利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必然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两化融合工作,在《关于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决定》中将“两化融合示范工程”做为全市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明确了2014年两化融合工作重点目标,即:10个百亿元目标企业实现信息化运用全覆盖,两化融合程度评估达到62;亿元以上企业,信息化运用单项覆盖达到70%;其中设计实现数字化比例达到83%、生产实现数控化比例达到37%、管理实现信息化比例达到63%、购销网络化比例达到83%;全年新建成1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5家以上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0家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00家智慧企业,10个两化融合示范工程,1100户规上企业使用易信平台。通过政府引导,滁州市企业自主实施“两化融合”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涌现了一批省、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市经信委将2014年作为“两化融合”突破年,开展系列工作,重点围绕两化融合标准体系、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宣传贯彻、开展全市两化融合水平评估;鼓励企业在技改、创新中加大信息化投入,推进企业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产品生产期管理(PLM)、客户关系系统(CRM)、供应链管理(SCM)等信息化系统应用。为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两化融合内涵,科学引导、务实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市经信委摘选十户两化融合典型企业案例,旨在引导全市工业企业树立两化融合战略意识,充分发挥信息化“放大器”、“倍增器”和“转换器”作用,全面提升滁州市企业信息化协同应用和集成创新能力,加快滁州市工业转型升级步伐。

[

制造执行系统(MES)提升生产现场管理

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是康佳集团最大的彩电制造基地,也是国内单体最具规模的彩电制造企业之一,拥有12条现代化平板电视生产线、8条高端模组线,年彩电生产能力800万台,年模组-生产能力400万片。公司引入德国SAP公司的大型企业资源计划管理软件R/3 系统,对公司的设计开发、采购和生产进行了有效的管理。现已建成以ERP 系统为核心,ERP 外围应用系统为支撑,办公自动化系统为辅助的完善的企业信息化系统。通过导入E-HR项目,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

公司为进一步实现对生产制造过程的有效控制,启动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工程, 透过采集生产过程信息、物料批次信息和检验信息,形成完整的产品生产过程数据库,建立产品的全程追溯体系;通过分析来不断优化并缩短检验周期。通过制造信息化管理系统投入使用,高端平板电视平均制造周期时间减少15%;减少输入数据时间75%以上;平均减少产品缺陷10%;生产效率提高15%。系统实现了即时采集生产数据信息,使数据资料传递自动化,提高现场作业效率;自动生成各类生产报表数据并进行有效分析统计查询,节省人力统计;实现产品正反向追溯管理,为缺陷品召回提供有力保障;实时动态生产反馈,使企业计划具有更好的可执行性;实时监控生产信息,使过程性能得以改进;结合信息化技术建立标准作业流程,对作业人员进行规范和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柔性生产线带动转型升级

天长缸盖公司有13条机加工生产线、5条产品清洗和精铣线、一条德国HWS铸造全自动造型线和一条铸造机械化造型生产线,各种检测手段和配套设施齐全,具有年产100万台件以上缸盖成品的生产能力和6万吨以上的铸造能力。公司通过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将信息化建设融合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产品研发中,在设备控制和管理中融入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及网络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使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得以显著提高。

公司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立足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最新技术成果的应用,开发并建设“汽车发动机气缸盖生产线柔性化控制技术”。公司将24台加工中心、高速精密铣床等关键生产装备进行联网,组成柔性加工线;组建包括生产数据交换网络系统的DNC服务器、生产线用刀具管理系统、生产线管理系统、机床状态监控系统和生产线动态显示查询系统。由软件JCS-SFC生产线管理系统实施总体控制,各子系统可相对独立操作,但同时又共享数据库信息,实现信息集成。系统可以自动获取加工过程中的加工信息和生产进度。在此基础上,推广将现有的150余台加工中心、高速精密铣床等生产装备进行联网,组成柔性加工线,实现程序双向传输、生产及机床实时数据采集和统计管理、设备状态监视及故障远程诊断等功能。下一步目标是将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配套合作,组建高端产品柔性加工线。

能源管控和现场监测系统改变企业

滁州卷烟厂根据安徽中烟公司“要加快推进一体化‘数字安徽中烟\’建设,真正发挥信息化对管理的提升作用”的指示精神,提出了“以生产制造数字化,提升自动化水平;节能减排智能化,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管理信息化,提升管理科学化”的滁烟特色信息化发展道路,注重信息技术和工业控制技术的融合,有效发挥信息技术在生产制造和企业管理中的指导作用,最大限度地提升生产管控与企业管理水平。

2011年底,首个试点实施的能源管控系统正式落户滁州卷烟厂生产调度中心。能源管控系统改变过去节能改造往往立足于单个设备或工序,缺乏系统性,管理流程信息化程度低的现状,实现所有数据实时在线传输。能源调度有了“千里眼”,很好地实现用能统筹和集约管理。2012年,滁州卷烟厂借助管理管控信息系统,对制冷机组、空调箱、除尘风机、空压机等17台总功率906KW的高耗能设备实施了变频改造和智能控制。实现了年节约能源18万吨折标煤,经济效益达100多万元。

新的制丝生产线管控系统引进目前国际先进的数据监控技术和西门子PROFINET工业以太网信息技术。一是实现了制丝线生产全线自动化运行,单班本地操作人员由技改前的57人减少到技改后的35人;二是监控平台引进美国GE公司ifix,对所有在线设备进行监控,且监控技术由面延伸至点,进一步提高远程控制的精准度;三是引入虚拟化控制平台,实现单机停机瞬间恢复功能,大大提高控制的即时性。四是引入以太网远程总线控制技术,改变了本地控制的局限性。

生产控制系统实现全程监控

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安徽省定远县炉桥镇,是定远盐化工业园龙头企业,也是最先进驻园区的企业。华塑股份创立于2009年3月,占地面积390公顷,是安徽省“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振兴皖北、皖东经济的“一号工程”。

华塑采用了为包括西门子、ABB等国内外知名厂商提供服务的生产控制系统(DCS/PLC),在经过联调后已投入使用。各分厂中控室操作人员可通过软件操控现场设备、监测设备工艺数据、还可以通过组态(编程)实现PID、联锁和顺序控制等各种生产管理功能,实现了利用计算机实现对生产工艺过程的自动控制。各生产区域完成了生产监控系统的实施工作,能够让各调度室对现场各工艺环节的重要设备运行进行实时监控管理,有效防止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同时采用数字硬盘录像机存储转发,实现了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录像存储和远程调取功能,通过各个硬盘录像机的联网,保证公司总调对园区生产状况的全局监控管理和调度。

售后服务系统提高服务能力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机械工业五百强企业,安徽省百强企业,集内燃机研发、制造、销售、外贸于一体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国内中小功率国Ⅲ、国Ⅳ产品技术路线最广、产品系列最全的企业,部分产品的市场份额超过50%。2014年成为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单位。

公司随着业务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化手段技术的进步,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全公司范围的数据信息共享,提高数据的统一性、及时性,提高数据质量和准确性,从而在降低库存、提高供货及时率、提高装机准确率、提升客户响应速度、提高客户管理能力、提高用户忠诚度等方面提供良好的运营支撑平台。全柴售后服务系统建成投入使用后,不仅建立一个快速有效的内部信息共享业务运营支撑平台,全面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高度共享;同时,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信息共享平台,应用范围覆盖全国600多个服务站点、30多个配件中心库等。通过全柴网站公布服务热线、服务管理系统地址,发挥信息资源的社会作用,通过IT技术的应用,使售后服务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帮助全柴搭建一个高效客户响应的支撑平台;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力促进企业的高速发展。项目投入使用后,实现了数据实时传递,缩短了信息的统计分析周期,数据的准确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使各终端信息能够及时收集,并反馈到各信息使用单位,做到了各项信息资源能够实时共享,降低虚假维修结算单据5%左右,每年节省200万元维修费用。

整体信息化推进改变经营模式

扬子空调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大型的专业暖通和制冷设备制造企业和出口基地之一、也是致力于人工环境工程研究和节能环保技术研究最具潜力的企业之一,专业生产和销售家用空调、中央空调和热泵热水器三大类产品, 2014年成为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单位。

公司实施IE技术改造,达到“准时化生产、看板化管理、集中化控制、人性化环境”的目的,基本实现网络化管理,提高了产能和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费用,节约了能耗。公司引入SAP-ERP系统,实施了物料管理(MM)、生产管理(PP)、销售管理(SD)、财务管理(FI)以及成本控制(CO)五大模块,在运行过程中已显著提高了公司运营效率的高效化。扬子空调在前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正在进行管理模式创新及业务流程再造,最终将形成以SAP为核心,SCM、PLM、CRM系统与SAP集成,扬子空调呼叫中心系统为前台面向客户的信息化建设目标。主要目标一是建立完善的条码管理系统,全过程的条码管理与电子看板相给合,全面取消单据传递,使运营更高效准确;二是CRM与呼叫中心和SAP集成、短信网关集成;三是实现研发设计软件统一化、标准化,为提高模具设计质量打下基础,实施PLM系统;四是实施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通过将多系统的数据集中收集分析,为扬子空调管理层提供决策意见。

通过IE技改,综合效益提高了45%,能耗下降了20%。通过实施SAP-REP,达到了企业整体水平提升的目的,各种库存下降2/3,库存盘点准确率提高到99.99%;缩短了生产周期,一般准时交货率达到98%以上。

ERP系统成效显著

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日用玻璃器皿行业的龙头企业,细分行业内在产能、销售收入、利税、市场占有率等方面连续多年在同类产品生产企业中名列第一。专业从事日用玻璃器皿的生产、销售的民营企业, 2011年4月正式在深圳证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日用玻璃行业中第一家上市公司。公司达产玻璃窑炉10座,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2014年成为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单位。

通过近几年的调整和完善,针对公司实际设计的ERP系统已经逐渐成熟和完善。ERP系统的应用,使公司在财务、销售、生产、采购及仓库业务管理方面实现了信息化和集成化,作业流程和岗位职能达到较高程度的规范和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化建设以来,仅因实施ERP系统就直接带来经济效益1200万元,每年节省成本及提高产量的收益200-300万元。实施的网上电子商务系统,年增加销售收入800万元,使公司总体营销运行效率得到提高、新产品上市周期普遍加快。同时,销售公司的应收帐款将下降5%。销售公司的市场部门有了更实时准确的库存和销售数据,从而保证了市场分析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降低生产成本

博润电脑配件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电脑包、运动包、键盘、鼠标专业制造企业,公司自主开发的PVC涂覆高强度涤纶长丝纱罗、抗菌防霉新材料填补了国内技术的空白。公司建有全国最大的箱包材料实验室,已经成为国内最大、全球第二的笔记本电脑包供应商。2014年成为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单位。

通过“统一的企业级全生命周期BOM管理系统平台”,实现了产品设计与制造的集成;通过“统一的制造执行系统”,实现了企业生产管理与生产控制的集成;通过“统一的供应商管理系统平台”,实现了产供销的集成;通过“统一的ERP系统”,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集成。依托信息化系统,业务模式普遍转型为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的模式;将人从繁琐的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将精力集中于业务增值活动中;通过对基层信息的收集,经自动汇总、抽取和分析,使高层领导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指标,从而做出科学决策。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再造了业务流程,促使组织管理扁平化,有效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使企业运营成本降低,管理精细;实现了产品质量的可追溯,实现从原料到成品和发运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通过实施“两化融合”建设,挖掘潜力,降低成本,创造出了可观的利润空间,在采购、物料管理和成本核算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中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约30%,降低废品率0.1%以上;加强了对资金的控制,严格地控制了企业各项费用,降低产品生产成本3%-8%。

综合管控系统实现企业全面监控

滁州正大有限公司是正大集团率先进入安徽省的外商独资上市企业,年生产能力18万吨,拥有全套从美国、丹麦引进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饲料生产设备和工艺,所用配方均是正大集团技术总部按国际标准设计,封闭式电脑自动化控制,进口检测仪器。

公司实施了先进的SMARTSOFT信息化系统、生产控制模拟台系统、近红外分析仪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远程会议系统等建设,总投资286万余元,建立中心计算机房,增设硬件服务器,搭建ORACLE数据库平台,改造网络布线,并在公司各个岗位设立局域网终端,新增工作站电脑、摄像头等。在公司局域网内安装集团SMARTSOFT系统,管理公司财务、销售、品质、原料出入库、生产计划、过程控制、成品出入库、配件、设备维修等。从而实现了每个部门、岗位的统一管理,提升效率、减少错误、降低成本,达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完美结合,为公司的销售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后盾保障。通过两化融合,实现了库存降低25-30% ; 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5-30天; 市场反馈周期降低至5-8天; 总体质量水平提高30-40% ;准时交货率提高到98% ;客户满意度提高到98%;在人员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三年来产量提高270%,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6%。

系统集成带来成效

安徽鲲鹏装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内主要从事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家电行业制造装备的专业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创新型企业;是家电装备及模具三项国家标准、三项行业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

公司经过四年多的时间建设,圆满完成了鲲鹏公司第一阶段的信息化工程,即组建了一个高速网络系统平台;集成了CAD、CAM一体化设计加工系统;建成了公司OA办公自动化系统, 集视频监控、周界防范报警、门禁考勤一卡通、会议和信息发布的现代化、智能安全防范系统;在ERP一期完成了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实现了工艺编制、生产计划、加工派工、完工统计,工时统计及生产工件的详细信息查询等,在外协管理中实现了外协派单、核价、合同、收货的信息全共享。通过两化融合,在采购、物料管理和成本核算方面,缩短采购周期60%,减少库存和在制品20%-30%左右,库存占用资金降低25%,原材料利用率提高15%;装配车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40%,准时交付率平均提高55%,误期率平均降低35%。

新闻推荐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暑期实践情系留守儿童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暑期实践情系留守儿童

定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定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