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唯一的儿子岳亮患病求医多方无果,最终为二级残疾;他,2015年连续遭遇交通事故,身体受到重创。全家仅靠妻子王家琴卖点蔬菜和儿子残补维持生活。连续治病大把花钱使他家徒四壁。然而,他却身残志坚,不向命运低头。他,就是定远县藕塘镇回民村四组48岁的村民岳文柱。
2015年底,党和政府吹响了脱贫攻坚的铿锵号角。岳文柱家在村民代表评议贫困户时“高票当选”。虽然戴上了贫困户“帽子”,但岳文柱并没有高兴。一向要强的他不甘心从此躺在政府“救济的温床上”。他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有能力养活全家。
一天下午,他拄着双拐正在自家门前的水泥路上做左腿恢复性锻炼时,几条“小板凳”狗,围着他汪汪直叫,前后乱窜。对呀,自己曾经不是在滁州帮别人养过名犬吗?瞬间,养殖名犬脱贫的念头油然而生。但夫妻俩东挪西凑只借到了1万多元,距租场地、买种犬启动资金还差5万多元。
面对“拦路虎”,夫妻俩急得唉声叹气。 2016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上午,镇上的扶贫帮扶干部来到岳文柱家走访,岳文柱就把想法和困难说了一遍。帮扶干部很快协调当地农村商业银行给他办理小额信贷5万元。拿到贷款后,岳文柱和妻子到外地买了十几只种犬,在滁州租赁了一块场地,搞起了名犬养殖。凭着多年的养殖经验和夫妻俩的吃苦耐劳,养殖场从小到大。短短半年时间,养殖场出售萨摩、沙皮、金毛、哈士奇、拉布拉多等犬苗92只,获纯利6.27万元。
看着每天不断增加的销货清单,岳文柱心里美滋滋的,王家琴脸上的“愁云”也不见了踪影。回想起来,岳文柱感激地说,还是当初那5万元小额信贷,让夫妻俩重新振作,走出了阴霾。因此,他给养殖场起名叫“阳光犬舍繁殖基地”。现在,他逢人便说,是扶贫信贷这桶信贷活水浇“灭”了自家的贫困穷根。郭庆
新闻推荐
定远县近百名老人被骗
定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