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婷
集团内部安置、组织劳务输出,煤企多措并举分流职工
“招驾驶员吗?”“大专以下学历能报什么岗位? ”……8月30日,全省就业创业“四进四扶”集中推进行动启动仪式暨化解过剩产能岗位对接首场招聘会在淮北举行。在人头攒动的淮北市人力资源市场,黑瘦精干的闫吉业穿梭在多家本地企业的展台间询问。
45岁的老闫,是淮北矿业集团铁路运输处的一名电工,之前曾在临涣煤矿的井下工作了15年,目前正面临分流安置。听说这里有一场针对煤矿分流职工的招聘会,他自然不会错过。 “单位给我的选择是去定远县的盐化基地,但离家太远。我想在本地重新找一份工作,方便照顾家人。我有A类驾驶证、25年驾龄,想应聘本地企业的驾驶员或电工岗位。 ”闫吉业说。
47岁的李万明也在招聘会上转悠:“我现在有工作,在双龙煤矿。但这个矿井将在2018年关闭,我得提前找到出路,心里才不慌。 ”
加快去产能、加速“枯竭能源”退出,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淮北市有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至2018年,两大煤炭企业——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将有12对矿井陆续关闭歇业,计划退出产能1660万吨/年,36955名退出产能矿井人员需要分流安置,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压力较大。
“我们秉承的原则是 ‘不抛弃,不放弃\’。分流安置,是给员工找一条新的出路,而不是甩包袱。除了退休、内退、公益性岗位等安置方式,我们还对员工进行集团内部分流和外部分流。内部分流包括到集团内其他未关闭的矿井工作,或是去集团在内蒙古、宁夏等地托管的煤矿工作。外部分流主要是进行劳务输出。我们输送员工到苏州、常州、芜湖、合肥等地的企业当工人,其劳动关系还保留在集团,让他们心里踏实。今后的去留则看员工自己的意愿。 ”淮北矿业集团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刘旭光说。
“今年10月份即将关闭的百善煤矿需要分流安置2700余人,目前已通过内退、劳务输出等方式安置了1000多名职工。 ”皖北煤电集团劳资部部长张小求说,“这次招聘会过后,我们会将招聘信息带回矿上去,让更多的职工知晓。 ”
吃苦耐劳、有一定技能优势,煤矿工人受招聘企业青睐
普通岗位转正后薪资待遇为3500元至4500元,提供餐补和两人间宿舍,招工年龄放宽到45岁……在淮北市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会现场,记者看到,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的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人气颇旺。
“我们看重煤矿工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希望能在这场招聘会上有收获。”该公司招聘负责人程锐告诉记者,1个多小时,已经有20多个人前来咨询,10多人登记信息、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对于新员工,我们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包括企业文化、薪酬体系的介绍以及岗位实操、考核等。员工初上岗,也会有师傅带领、指导。相信他们会很快适应的。 ”
40岁的林师傅是淮北矿业集团的一名职工。“现在煤炭价格低、不好卖,企业效益不好,工资只有两年前的一半,所以我一直在关注招聘会。 ”林师傅快人快语,“我不挑岗位,也不挑工作地点,不管是本地还是外地,只要月薪能达到三四千元,我都可以接受。 ”
回答福利待遇、登记求职信息……招聘会上,金龙机电(淮北)有限公司的招聘主管侯瑞芳忙个不停,只能见缝插针地和记者聊两句。“公司目前以生产电动马达为主,二期的触摸屏生产线正在建设中,需要大量产业工人。”侯瑞芳说,“在矿上从事过机修等工作的职工,来我们公司是有一定技能优势的。为此,我们邀请了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相关领导和职工代表到公司实地考察,也在矿上发布过招聘信息,目前已经组织了200多名煤矿分流职工在苏州进行为期半年的培训。希望能在这次招聘会上招到更多的员工。 ”
本地企业也吸引了不少“留恋家乡”的求职者。 30岁的马辉是杨柳煤矿的钻机工。“虽然我们矿井不会关闭,但效益不好。我不想离开家乡,如果淮北本地有月薪两三千元的岗位,我会考虑。 ”马辉说。
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用工信息,人社部门牵线劳务对接
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人社部门深入淮矿集团、皖北煤电等企业,了解职工分流安置情况,及时提供劳务输出、用工信息、专场招聘会等服务。
淮北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副局长孙鹏向记者介绍,目前已建立烟台、芜湖、合肥、深圳、常州等5个劳务输出基地,截至目前,成功输出离岗就业734人;举办了6场专场招聘和用工对接会,组织当地金龙电子、京信电子等规模企业与淮矿等企业进行用工对接,达成就业意向1420多人;收集用工信息27000多个,及时向相关企业传递。截至目前,淮矿集团、皖北煤电两大煤炭企业已分流安置职工5557人,占2016年分流安置总量的56.76%,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此次招聘会,芜湖市人社部门组织了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等34家知名企业前来参会,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包括一线操作类、管理类、技术类等数十个工种。
芜湖市就业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姬增胜告诉记者:“这次招聘企业资质优良,薪资收入相对较高,月均收入在3000元至4500元之间,希望能吸引淮北优质的人力资源。对于来芜湖工作的煤炭企业分流人员,我们将开设岗前培训绿色通道、给予技能鉴定补贴,积极鼓励他们提升技能水平。同时,实施家庭关爱计划,帮助安置职工的配偶、子女在芜湖就业创业和求学。 ”
淮北市也组织了安徽京信电子有限公司等16家规模以上企业参加本次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800多个。
招聘会上,淮北市劳动就业管理局与芜湖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签订 《化解产能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调整岗位对接协议书》。 “根据协议,从今年9月至2018年8月,我们将负责联络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淮海实业集团等人力资源输出单位,及时指导劳动力输出组织工作。芜湖方面则负责联络当地规模以上企业,收集并及时提供用工岗位信息,深化人力资源对接。 ”孙鹏说。
“下一步,我们将跟踪了解职工分流安置、再就业帮扶和就业创业情况,确保煤炭行业在化解过剩产能中妥善做好职工安置。 ”省人社厅就业处有关负责人表示。
·延伸阅读·
2016~2020年,省属和地方煤炭企业关闭煤矿21对,退出产能3183万吨/年,分流安置职工7万余人。到2020年,全省煤矿数量减至37对,生产能力控制在1.1亿吨/年左右。
要把职工安置作为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企业主体、依法依规,科学编制职工分流安置方案,细化政策措施,通过鼓励企业挖潜消化一批、落实岗位补贴稳定一批、实施内部退养分流一批、组织岗位对接就业一批、落实扶持政策创业一批、提供援助服务托底一批,稳妥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维护好职工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职工安置计划不完善、资金保障不到位以及未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的职工安置方案,不得实施。
——摘自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实施意见》
新闻推荐
月日上午时,定远县优质大米在淘宝聚划算上线,秒即销售余袋,销售额近万元。今年3月,定远县与阿里巴巴签约“互联网+订单农业”电商项目,打造2万亩优质粮源基地,淘宝平台对参与的农户提供稻种、农资...
定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