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一招本报记者白云磊
在贫困户家中张贴便民联系卡,为贫困户牵线搭桥找项目,开展贷后“回头看”检查……记者日前在定远县采访时发现,今年初以来,定远农商银行金融扶贫工作亮点纷呈,小额扶贫信贷投放量迅速上涨,仅半年时间便超额完成了该行全年的投放目标,这一亮眼成绩,吸引了省市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纷纷前来取经。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扶贫贷款送到户
“定远农商银行主动上门给咱贷款,贷款还是全额贴息的,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9月8日,在池河镇高刘村,说起今年办理的一笔贷款,丁琴仍旧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丁琴和丈夫从事生猪养殖多年,由于前些年缺乏经验,再加上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导致欠下了不少外债。从去年下半年起,生猪价格上来后,他们想扩大饲养规模,却因手头资金不足而作罢。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今年3月份定远农商银行启动了评级授信工作,仅一个月时间,全县22个乡镇、辖内47个网点的120名客户上门帮助31290户贫困户完成了评级授信的全部手续,评级率100%。对于符合授信条件的贫困户,只要提供身份证、户口本等资料,就可以申请办理由财政全额贴息的小额扶贫贷款,单户最高额度5万元。
因为评级高、有发展能力,丁琴顺利地从农商银行贷款5万元。 “现在政策好,只要有养殖经验,踏实肯干,就不用为贷款发愁。 ”丁琴说,“银行支持让咱发展生产有了信心,等年底前几十头生猪出栏后,一定能提前把贷款还上。 ”
在丁琴家中,记者看到墙上张贴了一张扶贫便民联系卡,上面详细注明了高刘村辖区客户经理的姓名和电话、农户贷款的品种和贷款所需资料。 “在评级授信时,客户经理将便民联系卡张贴在每个贫困户家中,方便贫困户咨询、办理贷款。 ”定远农商银行行长助理尹飞介绍说,他们还将印有小额扶贫贷款的宣传折页,摆放在各网点大厅、村两委等场所,进一步扩大小额扶贫贷款的影响力。
金融扶贫方式多
记者了解到,为满足贫困户发展需求、促进贫困户增加收入,目前定远农商银行创新了家庭经营、大户带动发展、入股分红等多种贷款使用模式,做到小额扶贫贷款应贷尽贷。
同样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司胜义不仅拿到了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而且收获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家住严桥乡官东村的司胜义一家5口,3个孩子都在读书,全家只靠着10亩田维持生计,经济比较困难。今年初,经村级公示后,被列入了贫困户。在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和乡镇扶贫对接人牵线搭桥下,司胜义带着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和筹集到的3万元钱,入伙了他侄子的泥鳅养殖业。
司胜义算了一笔账,他和侄子总共投了80万,他参与日常经营并拥有10%股份。正常情况每亩池子毛收入大概在五六万,去掉苗钱、饲料、人工等成本,每年能挣30多万,保底分给他两万多块钱,再加上家里的田,全家这一年能有3万多块钱的收入。
严桥支行行长何仁基告诉记者,对于部分缺乏种养殖技术,没有经验、市场和销售渠道的贫困户,他们采取了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的模式,这样,大户获得了资金支持,贫困户有了稳定收益,还能学到一门技术。
“代资入股前,我们要求大户和贫困户签订合同,合同条款中明确贫困户保底收益。 ”司胜义的扶贫对接人,严桥乡扶贫办副站长管仕臣介绍说,他们负责把脉大户的经营,为他们出谋划策,如果遇到销售难题,帮其寻找销路。
贷后管理常态化
据统计,截至9月8日,定远农商银行共为9062户贫困户授信、授信金额31892万元,已发放贷款2056户、金额8137.7万元,完成全年任务7500万元的108.50%。扶贫贷款发放金额居全省同业前列。
定远农商银行董事长童永华告诉记者,为了管控贷后风险,该行在4至5月份开展了小额扶贫贷款“回头看”专项检查,重点调查贫困户的贷款用途及经营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后期逐步落实整改到位,将扶贫贷款贷后管理纳入常态化。
据介绍,定远县政府也要求帮扶责任人和村扶贫专干对贷款用途进行监管,避免盲目扩大经营,控制过度用信风险;同时,按照扶贫贷款余额的10%建立了风险补偿金,为贷款贫困户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目前,750万风险补偿金已经到位。
通过申请扶贫再贷款资金,定远农商银行扶贫资金的成本也大大降低。童永华介绍说,该行已成功向人行申请了为期两年的1亿元扶贫再贷款资金,利率1.75%,此项资金将专项用于扶贫贷款发放。
在童永华看来,金融扶贫不仅是完成政治任务,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更是擦亮农商银行品牌,开拓农村市场、挖掘潜力客户的重要途径。
新闻推荐
日前,定远县扶贫办党组按照“抓党建、带队伍、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思想认识到位、制度建设到位、阵地建设到位、问题解决到位、作用发挥到位”的工作思路,切实保障和支持党组织开展工作、发挥...
定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