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总铺镇黄泥铺村党总支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路上,把发展特色葡萄产业、增加农户收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作为群众共同致富的有效途径,几年来,葡萄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2008年该村成立了“凤阳县上王葡萄产销专业合作社”,现有葡萄3000多亩,从事葡萄生产经营的果农360多户、1600多人。
在葡萄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该村注重葡萄种植技术的学习和研究,村里为种植户购买了大量的葡萄种植、管护、施肥等方面的书籍和杂志;利用大学生村官在村任职的优势,为种植户讲解葡萄栽培和种植技术,利用农闲时间统一组织,带领全村的种植户到外地进行观摩和学习,借鉴葡萄栽培、种植方面的经验和技术。积极邀请县农技人员为广大社员进行技术培训。近年来,已累计为广大社员培训50余次,受益社员达1500多人次。广大果农精心培育,广泛采用套袋技术、施用沼液及农家肥等有机肥料,不仅使葡萄品质得到极大的提升,果品产量也大幅度增长,亩均产量达6000斤,亩均效益在万元以上。
在产品销售上,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该村专门定制了葡萄专用礼品盒和水果专用食品袋,大打产品形象牌。到了水果销售旺季,该村还联系相关单位在凤阳县城设立专卖点,定点销售,此项受益群众达30余户,销售葡萄万余斤,平均每户增收近200元。该村还利用穿境合蚌公路便捷的交通优势,依托葡萄生产基地,开发以葡萄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近日,集客户采摘采购、饮食娱乐为一体的“葡萄村”农家乐园悄然兴起,园区内葡萄产销两旺。
村党总支十分注重发挥专业大户的作用,依靠他们发展“一村一品”,张希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种植大户、合作社党支部副书记张希文在搞好自身生产的同时,积极扶持其他种植户,传授技术、经验和管护知识,在他的带动下,上王的葡萄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该村还规定,每位村干部兴办一个示范基地,结对帮扶3至5户贫困户,并带领周边群众走致富路。村党总支从村内致富能手、“土专家”和大中专毕业生中发展党员,培养选拔为骨干。年轻有技术的党员任命为党小组长,村里拿出一部分资金,组织党小组长、致富能手、“土专家”赴外参观学习,定期参加镇里举办的科技培训,调动了广大村民兴业的热情。
新闻推荐
凤阳投资5亿建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
凤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凤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