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凤阳新闻 > 正文

运用新技术助推单产新跨越 ——滁州市奋力推进“百亿粮仓”建设纪实之二本报记者刘世琪 张 杰

来源:滁州日报 2010-10-21 17:49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 运用新技术助推单产新跨越 我市奋力推进“百亿粮仓”建设纪实之二本报记者刘世琪 张 杰

凤阳县府城镇大通桥村现有2900亩水稻,其中有1200亩超级稻。田边竖立一块牌子,上面写道:高产示范田选用Y两优2号,每亩1.6万穴,每亩有穗17.5万颗,每穗有188颗粒,秧龄44天,理论亩产888.30公斤,八五折产量755.05公斤。

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李国平指着这片稻田对记者说,凤阳今年示范推广超级稻25万亩,采用集成配套技术措施,重点建设好三区一田,即千亩核心实验区目标单产650公斤-700公斤,万亩集成技术示范区目标单产600公斤-650公斤,示范推广辐射区目标单产550公斤左右,百亩高产攻关田目标单产700公斤-750公斤。按照“1+10+5”的模式,在示范片建立示范户和辐射户,即每个指导员建立10个示范户、联系5个辐射户,做到联系一批、示范一片和引导一方,力推水稻产业提升行动。

这是滁州市运用农业种植新技术、高产推广新模式,合力攻关,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总产的缩影。

2009年至2010年是滁州市首轮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收官之年。滁州市继续开展小麦高产核心示范区建设,面积扩大到130万亩。示范区内实行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品种、统一机播、统一田管、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模式。各地按照"县抓万亩丰产片、乡抓千亩示范方、村抓百亩示范点"的要求,建立相应的核心示范区。同时各地精心落实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全市共建示范片11个。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面对面不如肩并肩 高立海

面对面不如肩并肩高立海

凤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凤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运用新技术助推单产新跨越 ——滁州市奋力推进“百亿粮仓”建设纪实之二本报记者刘世琪 张 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