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记,周末你又不要家了?”老党员付而献半开玩笑地与李传祥打着招呼。又到周末,作为凤阳县大溪河镇石塘村的党支部第一书记,李传祥记不清自从选派到村里工作以来,他已经有多少个周末没有回过家了。对于村民们的善意调侃,李传祥笑言以对,因为这样让他感觉自己不是个“外人”。而能够像亲人一样融入村民,也是他来村任职这么久以来的一项重大“成果”。
“又是只会玩嘴皮子的干部。”直到现在,李传祥依然记得2010年从滁州市委办刚刚下派到石塘村时,群众对自己的误解。为了改变群众对干部们的陈见、拉近干群关系,李传祥在包村干部的陪同下,深入全村15个村民组、689个农户家中,一户一户进行走访调研,掌握群众对干部的基本想法和希望。一年365天、风雨无阻,全村689户、一户不少,李传祥硬是用两条腿走出一条融入群众的路,打开了群众对干部闭锁的心门。调研结束,李传祥成了村里众所周知的“用脚说话的书记”,与此同时,他也对群众思想和基本村情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的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石塘村位于凤阳县东北部,交通便捷,南洛高速擦肩东行,省道307线和凤阳县小岗村快速通道穿村而过。全村耕地面积5032亩,地属丘陵,水资源丰富。石塘村抱着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却被富裕地区远远甩下,成了一个难点村。通过调研,李传祥意识到,村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矛盾还在于发展意识不强,发展思路不清。有鉴于此,他开始着意培植党员群众的发展意识,理清发展思路,为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构建长远规划。他在群众中掀起头脑风暴,召集大家为发展出谋划策,结合村情制定了石塘村发展经济的“145”行动计划:建设一个新农村点,逐步调整四块产业结构,切实完成五项民生工程,力争在两年内实现村集体经济明显增收,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村容村貌明显改变,村总体工作进入全镇前列。有了规划与蓝图,党员干群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与干劲。如今,整个石塘村洋溢着争先发展的朝气,“今天,你‘145’了么?”一时间成了干部群众的口头禅。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关键领头羊。”作为村党支部的第一书记,李传祥深深懂得这个道理。针对自己刚到时村两委班子涣散、战斗力低下的实际,李传祥决定强化组织建设,锻造一只过硬的干部队伍,全力“打磨金刚钻”。于是,村党支部大力发展新党员,抓好教育培训,投入48万元打造党员活动之家,为开展工作搭建阵地平台;广泛开展承诺,为群众干好事、干实事,提升党员先进性。没过多久,党员的凝聚力上来了,组织的战斗力强化了,党群关系也更加密切,有了这一个个的“金刚钻”,李传祥终于有了“揽下瓷器活”的信心。
在找准工作切入点的基础上,李传祥充分挖掘村里资源和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结合村情实际,李传祥带领村民们大力发展稻虾连种养(殖),在充分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启动稻虾连种养殖30亩,由村里聘请技术员实地指导;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与天津宝迪原种猪厂和中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培植生猪养殖产业,发展优质水稻、黑豆等订单农业约3000亩。建立“溪石”休闲垂钓中心,以专项资金5万元入股,项目已投入试运行,预计正常运转后,仅此一项每年至少为村集体带来收入2万元。
努力有了回报。选派以来,他直接争取资金400多万元,调动社会资金1400多万元,使各项村级工作得到有序推进,而石塘村这个曾经的“难点村”也蜕变成了“先进村”。 如今,村里正在按照既定的“145”规划,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村支部积极聘请蚌埠规划设计院专家高起点、高水平规划设计石塘村新农村示范点——积极构建新农村路网4条1000多米,已筹集资金70万元,建成2条,另外2条正在建设中;以土地置换为契机,大力推进新农村小区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安可置农户84户,首批16套代建房正加速推进,2011年5月份建成。
新闻推荐
凤阳专项检查劳动用工
凤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