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凤阳,处处涌动着加快承接产业转移“两园四区”建设的热潮,激荡着一个个超亿元企业纷至沓来的勃勃生机和活力,一曲“大手笔、大气派”乐章铿锵有力的奏响,凤阳人正以争上游、创一流的旺盛锐气,迈开大步,追赶跨越,实现双超。
大气魄优化承接环境
近年来,凤阳县审时度势,大气魄优化承接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环境,聚力突破发展的“四大瓶颈”。
在破解承接平台瓶颈制约上,该县抓扩容,拓展发展空间,将“两园四区”即凤阳工业园区、凤阳硅工业园和临淮关、武店、刘府、大庙4个镇工业集中区确立为重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县工业园以“临淮中小企业创业园”和“大庙石英砂加工区”为两翼,规划面积34平方公里;硅工业园扩容后面积达64平方公里;编制了9平方公里的临淮关中小企业创业园区、5平方公里的大庙石英砂加工集中区、10平方公里的刘府工业集中区、5平方公里的武店建材生产集中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破解交通瓶颈制约上,重点抓基础,强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一年多来,县工业园区和硅工业园已累计投入资金近6亿元,县工业园区规划19.6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0.5平方公里,扩容升级为34平方公里;硅工业园区规划占地21平方公里,今年年底将达到9平方公里。在破解土地瓶颈制约上,用足用活土地置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基层干群参与土地置换,近两年来,全县共申报1.9万亩的建设用地置换复垦,通过上级验收1.3万亩,保障了全县建设和项目用地需求。在破解融资瓶颈制约上,建立和完善银政、银企合作机制,引进中行滁州分行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加大信用担保力度,去年,县担保公司先后为21家企业提供抵押担保贷款1.33亿元,探索在两个省级园区分别组建投融资公司,增强园区融资能力。在破解人才和技术瓶颈上,加强与境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安徽科技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已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与安徽第一轻工业学校联合办学,培养硅(玻璃)产业技术工人,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监督检验中心和日用玻璃研发中心。
大招商迎来四海客商
该县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常抓不懈,组团参加了徽商大会、西洽会、厦洽会、中博会、中投会,在沿海地区举办投资环境说明会,还开展小分队招商推介。
紧盯重点区域抓招商,主动融入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开展推介和小分队招商,与众多企业达成投资协议。广东中盛置业有限公司已在该县硅工业园区投资2.5亿元,建设大型综合水晶灯饰产业园。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凤阳畜牧水产业提档升级
凤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凤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