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 杰)连日来,滁州市抓住晴好有利天气,立足一个“抢”字,突出一个“快”字,全力以赴打响小麦突击抢收攻坚战,确保颗粒归仓,丰产丰收。截至目前,全市422.3万亩小麦已抢收结束,抗旱夏种夏管随之全面展开。
今年小麦生产灾害不断,干旱威胁挥之难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小麦生产,在广大干群共同努力下,抓住了小麦生育期有限的几次降雨,落实了田管环节的关键技术措施:2月中下旬广施了小麦返青肥;3月下旬普施重施了拔节肥;4月旱情加重蔓延,全市迅速掀起“一抗两防”,320万亩能够浇灌的受旱小麦全部浇灌一遍,小麦赤霉病预防404.9万亩,穗蚜防治385.5万亩,小麦叶面喷肥467.6万亩次,做到了能抗尽抗,应防尽防。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小麦抢收工作。5月27日,市委书记韩先聪在凤阳县调研时要求各地把握晴好天气,做好大规模机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颗粒归仓。5月30日,市长江山在供电形势分析会上要求电力部门在当前用电紧张的情况下,要特别保证小麦抢收及抗旱提水的用电需求,随后深入全椒、来安、定远等县部分乡镇实地指导小麦抢收和夏种工作。各县(市、区)党政领导也纷纷深入小麦抢收一线,及时协调农委、农机、财政、粮食、交通、气象等部门全力开展“三夏”工作。
各级政府和农业、农机部门及时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种植大户和跨区作业农机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机械和人力,集中作业、连续作业、昼夜作业,同时将机手姓名、通讯地址和电话号码等通过各种形式传递到农户手中。全市组织动用约2万台套收割机用于小麦抢收,在有限时间内基本完成小麦抢收任务。
针对当前的旱情,各地克服等天下雨思想,全力以赴迅速开展抗旱夏种夏管工作。市农委和水利部门联合制定了《全市抗旱工作方案》,要求有水源地方抓紧提、放水,做到能栽尽栽;无水栽秧的田块要求调整结构走旱路,同时细化不同时段无雨的具体工作方案。截至6月7日,全市已栽插水稻260万亩,占计划50%。
新闻推荐
沈浩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凤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