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凤阳新闻 > 正文

真情惠书记 真心惠民生 ——记凤阳县板桥镇罗刘村第一书记惠永根 本报通讯员卢德永

来源:滁州日报 2012-01-01 17:03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 真情惠书记 真心惠民生 记凤阳县板桥镇罗刘村第一书记惠永根 本报通讯员卢德永

真心惠民生——记凤阳县板桥镇罗刘村第一书记惠永根本报通讯员卢德永

“真情实意惠书记,与咱群众心连心;挖搪修路盖新房,为民办事工作忙。虽然只来一年多,村容村貌大变样;全村百姓都说好,感谢政府感谢党。”这是凤阳县板桥镇罗刘村村民编的打油诗,诗里提到的“惠书记”,就是来自市农委的第四批选派干部惠永根。

2010年3月,惠永根到村任第一书记后,先是与村干部一道,跑遍了每个村民组,实地走访调研,了解群众的所想所盼。针对村民反映最强烈的无塘蓄水、村组道路差等问题,他决定先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入手,逐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农业增产、村民增收提供保障。

西湖大塘位于罗刘村西湖村民组东部,面积约70亩,因多年淤积,已失去蓄水功能,一旦遇到旱灾,周边上千亩的良田就会减产。惠永根协调多个部门,多方筹集资金,对西湖大塘进行清淤挖深。经过几个月的努力,2010年11月,碟形塘终于变成了当家塘,灌溉面积达1200亩,解决了西湖、年张、卢庄、南陈四个村民组的农田灌溉问题,受益人口占到了全村人口的16%,老百姓拍手称快。

为彻底改善村里的水利条件,他又先后组织对村里的北大塘、小代大塘、东缪蛤蟆塘、上徐大塘和路南大塘进行清淤扩容,还修建了小杨家拦水坝和小戈、南陈两个电灌站,铺设涵管,疏通沟渠,架设电线,新增2台变压器,基本实现了“旱涝保收”。

针对群众反映的行路难问题,惠永根想方设法,跑项目、争资金,改善村里的道路状况。在他的带领下,仅用一年多时间,罗刘村就先后修建了卢家至南陈1800米水泥路,罗刘、石东、连长、西湖四条共4200米砂石路,不但实现了组组通路,还基本实现了户户通路,无论是农产品流通,还是群众的生产生活,从此告别了“路难行”的状况。

过去,罗刘村有5个村民组共用一台变压器,一到夏季用电高峰期,冰箱不制冷,空调不运行,严重影响群众生活。为此,惠永根积极协调供电部门,新装了两台变压器,并对旧的线网进行了改造,彻底解决了用电难题。

水有了,路通了,电亮了,惠永根并不满足。一方面,他走村串户找能人,重点扶持示范户,帮助他们扩大规模。在他的帮助下,东缪队的缪乃峰扩大土地养鸡场规模,年出栏成鸡可达10000只以上;罗刘队的郑传荣生猪养殖场年出栏成猪达1000头以上,效益可观,去年还获得县里的2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另一方面,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邀请市农委专家来村调研,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将粳糯、黑豆打造成罗刘村的“一村一品”,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引领群众致富的同时,惠永根没有忘记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和照料。村民宣之万是个特困户,自己年老多病,妻子一级残疾,家里仅住着两间破瓦房。惠永根亲自结对帮扶,联系民政部门解决了他妻子的吃药问题,还多方筹资,利用搬迁户的二手建材,为他盖起了三间崭新的砖瓦房。此外,惠永根为村里的6位残疾人争取了每人1000元资金,用于他们创业就业,改善生活状况。

新闻推荐

凤阳去年地税收入大幅增加

凤阳去年地税收入大幅增加

凤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凤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真情惠书记 真心惠民生 ——记凤阳县板桥镇罗刘村第一书记惠永根 本报通讯员卢德永)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