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中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大牌坊下:几位戴着头盔、骑着摩托车的中年男子站成一排合影留念。他们是来自江苏徐州市的一群摩托车车友。“小岗村的名气大,我们骑了6个多小时的车才到这里,就是为了看看这里的‘庐山真面目\’。”一位车友对记者说。每天,面对村里络绎不绝的访客,小岗村的村民们已经习以为常。村主干道两边开着各具特色的农家乐饭店,附近一家名为小岗村大酒店的星级饭店也拔地而起,这些都是为发展旅游经济而相继开办的。
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全国十大名村之一。2011年起,小岗村党委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大力弘扬“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村、城乡统筹的先行村、制度创新的实验村、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74岁的王广富老人正坐在小岗村干净敞亮的敬老院里看电视。看一会儿电视后,他就和敬老院里的其他老人打打牌,等着开饭。中午的伙食四菜一汤,有荤有素,老人们吃得挺开心。
小岗村西头,三四位带着孩子的妇女正在树荫下聊天。村民何娟告诉记者,她是从外村嫁进来的媳妇,能嫁到小岗村是一种“幸运”。她的丈夫在村里新引进的一家企业里打工,收入不低。
在小岗村,这样悠闲、放松的场景随处可见。
村支部大楼前挂着的一块牌子格外引人注目——争创全国干部教育基地两年彻底改变面貌指挥部。“小岗村计划用两年时间树立更高标杆、改变面貌,全面建成富裕、文明、秀美新小岗,使之成为独具特色的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安徽改革发展新成就的展示窗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知名典型。”
(下转第六版)
小岗新农家 吴晓泉摄
新闻推荐
又是一年丰收时 ——凤阳县“三夏”见闻 本报通讯员马顺龙 程毅韬
又是一年丰收时 凤阳县“三夏”见闻 本报通讯员马顺龙 程毅韬
凤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凤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