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凤阳县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真办事、办实事、办成事,奏响了民生“四部曲”。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该县认真落实校舍安全工程,对全县337所中小学校、40余所幼儿园所有教学行政用房、师生公共生活用房以及教学辅助设施等进行排查,特别是2001年以前建设的砖混、砖木、土木结构校舍以及地质灾害多发地带和不良地震地质条件的校舍进行及时加固和重建;加强校车安全管理,首批投入55辆校车,在19所乡镇中小学开通了47条运营线路先期试点,并争取让校车在全县做到“全覆盖”。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深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合率达98%,先后3次荣获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县称号;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顺利通过“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验收;加快乡镇医疗卫生院、政务新区凤阳县总医院和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扩大救助病种及救助人群范围,农村五保、城市“三无”人员最高医疗救助标准提高到每年2.5万元,城乡低保、重点优抚对象每年2万元,其他困难群众每年1.5万元。
提升社会保障能力。该县现有五保供养对象6542人,为确保五保供养对象生活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2100元提高到23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1800元提高到2000元,加大敬老院扩建力度,实现到2012年末集中供养率达50%;扎实开展农村低保工作,保障范围将维持在4.5%左右,低保一类、二类、三类标准分别提至1560元、960元、360元;该县现有社会散居孤儿579名,机构养育孤儿35名,今年将投资1000万元,建设一座儿童福利中心,为孤儿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条件。
加快文化建设步伐。该县把今年列为“文化建设加强年”,总投入约10亿元,加快推进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钟楼文化广场、新城政务中心广场、广电旅游中心、小岗村文体活动中心、明太祖碑纪工程等7大重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创建以明中都城遗址公园﹑小岗村文化产业园(当年小岗)、韭山国家地质公园、钟楼文化广场为平台的四大文化产业基地,积极申报明中都皇故城(城墙)为世界级文化遗产项目,做大做强文化强县工程。
(马顺龙)
新闻推荐
凤阳构筑安全网防儿童溺水
凤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