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马顺龙
国庆前夕,凤阳县第三届“新华杯”青少年“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知识竞赛和中华经典诵读比赛隆重举行。全县近500名学生代表集聚一堂,共同诵吟名篇、笔答试卷、竞答赛题,争做有道德的人。
立足实际情况 丰富诵读活动形式
但丁曾经说过:“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这句话反映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对未成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凤阳县积极响应全国经典诵读工程组委会提出的“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号召,周密谋划,创新方法,以诵读中华经典为主,并辅以征文、演讲、吟唱、书法、讲故事、曲艺表演等形式,讲经典、演经典、唱经典、书经典、画经典,做到以活动促诵读,以诵读促学习,以学习促熏陶,让“诵中华经典,做美德少年”“与经典同伴,与圣贤为友”的理念深入人心。
为使这项活动顺利而持久地开展,凤阳县各中小学校想方设法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走进凤阳实验小学,可以看到“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的标语,感受到“见师长、先行礼、问声好、表敬意”的行动。凤阳县工小在校园内张贴了很多名人专家对古文诵读的谈话。府城中心小学部分教师还特意设计“课前一诗一词”小活动,由此延伸,形成了一年级背三字经、二年级成语接龙、三年级诵读数字古诗、四年级古诗顶真、五年级表演古诗歌曲、六年级长诗背读、演绎诗剧等系列活动,一首首唐诗宋词,一篇篇大家名篇,被中小学生尽情诵读。
9月28日,在第三届青少年“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知识竞赛和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现场,各参赛队表演形式不拘一格,选手们既有深情的对诵,也有个人诵读,既慷慨激昂,也低沉婉转,从唐诗宋词到现代经典名篇,从民族艰苦奋斗的慷慨悲歌到歌颂祖国伟大复兴的光辉盛世,评委和观众沉浸其中,时而略带哀伤,时而微笑欢欣,与其说是一场竞争激烈的比赛,不如说是一次经典诗文的美妙享受:《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壮丽激扬、《满江红》的满腔爱国情、《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人生豪迈、《沁园春·雪》的壮志胸怀……一篇篇流唱不绝的文化音律,彰显古今名家的心胸,字句入耳朗朗润心,陶冶了鼓乡儿女的情操,提高了莘莘学子的文化素质,推进了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也营造出一个宁静淡泊、澄净空明的精神家园。
实行四不原则 提高诵读活动兴趣
为了扎实推进经典诵读活动,县教育局、县文明办指导各中小学校确定了经典诵读内容。
凤阳中学对诵读活动实行“四不原则”,即:不勉强、不提问、不留作业、不考试。学生重在增加阅读量,而不死记硬背,教师重在给予适当指导,而不在于讲解,不加重学生负担。该县其他学校也都纷纷效仿,把诵读与兴趣有机结合起来,许多语文老师还专门开设了中华经典诗文校本课,梳理和归纳了描写春夏秋冬、风雨雷电、梅兰菊竹、琴棋书画等诗词,引导学生归类诵读。还将其中优秀的篇目配上音乐,编成舞蹈、小品、情景剧表演,让学生领略古诗的意境,让经典浸润学生的心灵。
为了指导学生更好地阅读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书,培养他们好读书,达到书读好的目的,实验小学还让每个学生自主带5本课外读物,交流互换、自由挑选、自主阅读。许多学校还通过开展亲子共读、师生共享、书香班级评比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引领师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为了使读书活动进一步向家庭和社会延伸,博文学校还及时告知学生及家长一些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名称,鼓励家长积极购书,并提倡家长为孩子建立“家庭图书柜”。武店中学每年对读书活动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一次集中表彰,该校代表队在第三届青少年“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知识竞赛和中华经典诵读中学组比赛中,拔得头筹。
活动的正常开展,使学生养成了买书、看书、藏书、爱书等良好习惯。校园里少了一份浮躁和喧哗,多了一份文雅和书香。学生们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而藏书也成了学生的一种嗜好。
创新方式方法 提升道德实践水平
该县还创新方式方法、力求突出特色,大力提升青少年的道德实践水平。
各中小学校按照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原则,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开展“祭扫烈士陵园”、“网上祭英烈”、“童心向党”歌咏、“向国旗敬礼”等活动;利用寒暑假等时段,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留守儿童中心等场所,把经典诵读活动纳入其中,丰富未成年人假期精神文化生活。
该县利用春节、元宵节、端午、中秋、国庆等节日,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大力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让少年儿童接受中华经典美文的基础训练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该县始终突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抓体验、重养成,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从身边事做起,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尊敬师长、在社会遵纪守法奉献他人,滋养了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学校适时开展了包括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基本生活能力训练、日做一事、帮助妈妈做家务等实践活动,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争做美德小少年”、美德少年星级评选活动,开展诚实守信书信比赛、知理明德谨言慎行书法比赛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做好事当好人。老师普遍认为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家长表示,孩子们比以前更加关心父母,尊敬师长。
实验小学五年级陈同学说,“父母每天的工作很辛苦,回家还要洗衣做饭,他们抚养我真的很艰辛。诵读三字经,我学会了体谅父母,更懂得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凤阳三中八年级的杨同学说:“学习书法陶冶了我的情操、写文明警句更能提升我的人格品行。”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教学成绩不断提高,特别是孩子们的习作水平一年一个台阶逐步攀升,校园里不仅涌现出了许多“小作家”和“小诗人”,全县还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小人物”:不顾自己危险抢救落水同学献出12岁生命的见义勇为好少年杨敏,连续9年将自己攒起来的零花钱捐给县爱心助学基金的爱心好少年曾一凡……
今年2月,为救起落水同学献出宝贵生命的凤阳大庙镇东陵村16岁少年张冠周,光荣入选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国好人榜”名单。
该县通过广泛开展推荐道德模范、评比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活动,把身边的“道德细胞”培养成可见可信可学的榜样,有效带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向上向善,争做学模范、诵经典、有道德的好人。
小学生观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
中小学生参加中华经典美文毛笔书法比赛
新闻推荐
凤阳抓乡镇干部作风教育求实效
凤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凤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