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璞
9月27日清晨,本来晴好的天气突然落下几滴小雨,几只洁白的鹭鸟发出几声哀鸣,从殡仪馆上空掠过。一群群一队队密麻麻的男女老少,手举花圈,心情沉痛地到县殡仪馆,有的老泪浑流,有的哭泣不止,有的黯然神伤,他们是来向县人大原主任,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永茂同志进行遗体告别的。参加告别的人群中,有当初的老领导,滁州市关工委领导,县党政领导,机关乡镇干部,关工委的同志,王永茂生前好友。这么多的人来为逝者送行,在县殡仪馆的历史上,还是少见。
8时30分,市关工委按照事先安排,召开全市关工委宣传工作会议。会议主持人、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家声首先沉痛宣告王永茂同志不幸逝世,会场空气骤然凝固,与会人员一下沉浸在悲痛之中。92岁高龄,德高望重的市关工委主任吴炎武老人,泪水凄然而下,几次硬咽难语,终于强忍悲痛地说:“永茂同志的工作,是大家公认的,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一位好战友,是关工委工作的重大损失……”他当场泣诗一首:
哭永茂
嘘寒问暖暖如春,奉献无私不染尘。
大爱长存君远去,舜山来水哭斯人。
当晚,我沉痛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吴老挽诗的启发下也作挽联一副,以示哀悼:
永志音容怀知己,茂林修竹悼斯人。
我是2011年9月24日到县关工委工作的,至今年9月25日王永茂辞世,正好两年整。两年的共事与相处,我深深感受到他的良操美德,正如讣告中所讲:“他是一名德才兼备、德高望重的优秀领导干部……”从他去年6月17日动身到南京住院开始,到今年9月25日他逝世止,一共458天,先后住院5次。但无论是身在病床,或是出院上班,他都是强忍着病魔的残酷折磨,继续努力学习,继续坚持记笔记、搞调研、送关爱,忘我工作,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对工作鞠躬尽瘁,春蚕到死丝方尽、化作春泥也护花的无私奉献精神。
他第一次住院是在南京,去年4月17日早晨7:50,向我们交待完工作后就动身去宁,途中又打电话告诉我:县丝路达服装公司老板有许多零头布,可做校服,价格很便宜,对困难学生可免费赠与,叫我通知各乡镇关工委与所在学校联系。
他第二次是在上海住院,去年7月27日下午5时从上海打电话给我说:凤阳县80万人口,有800万元助学资金,我们县50万人口,只有370多万元助学资金,要能搞到500万元就好了,每年就能资助更多的困难家庭学生,叫我与蔡佩先(县商务局关工委副主任)、吕瑞祥(县直工委关工委副主任)商量,把我们的捐款倡议书发到几家大商场、烟草、供电、华峰等企业老板手里,动员他们多献点爱心。
去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他欢欣鼓舞,忘记病痛。闭幕第3天就给我们每人一套学习材料,组织我们学习讨论,他带头发言,记笔记,闭幕第5天(11月19日),他就写出一篇3000多字的《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带有指导性的体会文章,很快就在省、市关工委刊物上发表,受到同仁们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赏。去年9月11日,他二次出院后第4天,就拖着疲倦的身体到人大办交党费,我说请人代交不行吗?他说这是组织观念,自己能交就尽量不麻烦别人。他任人大老干部支部书记,除自己住院外,组织活动从未停止过。而此时,他手术后刚满两个月,其实他的肿瘤并未切除,病灶依然存在,痛苦未减反重。尽管病成这样,他还坚持为几个请求救助的特困青少年送去关爱。
他第三次住院也是在上海,今年5月9日,他在电话中告诉我胃很难受、进食困难,两腿浮肿、穿鞋都难,头皮、手颈疼痛难眠,已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我听到都忍不住流泪,接着他又说:5月11日回去,把“捐资助学三周年总结表彰会议”开完再回上海住院,催我抓紧把纪念册做好。5月12日,他真的到办公室了,看到他面黄肌瘦的样子,我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一时不知怎么说才好。他又用颤抖的手递给我他在上海一个月治病期间亲自写好的三份材料,一份是《坚持不懈抓“创建”,脚踏实地促关工》,是为迎接中国关工委创建基层年活动总结表彰会准备的,第二份材料是为召开全县爱心助学活动三周年总结表彰大会的讲话稿,而第三份呢,是为县人大老同志和县关工委同志搜集整理的保健知识。我的眼睛湿润了,永茂呀我的好同志、好领导,你从4月12日去沪治病,5月11日又匆匆赶回来安开会,你这次在沪不过一个月时间,就干了这么多事情,你哪是去看病,你是继续在工作,而且效率就是我们一般健康人也赶不上你啊!在你的紧锣密鼓安排下,会议于7月18日上午召开了,你亲自主持、讲话,同志们都为你捏了一把汗,你的身体能支撑下来吗?我为你准备一杯牛奶,你不时喝一口,终于喝完了,我放心一些。上午10时整,会议圆满结束,你即乘你儿子早已在门口等候的车子,又匆匆赶回上海继续治病。这成了你最后一次主持召开的会议。我隐隐地感觉到,此时你已完全清楚你的病情,已预感到生命进入倒计时了,所以强忍病痛把要做的事抓紧做完,用最后一点力气再给别人一些关爱,一丝温暖,希望别人能够健康长寿!这叫什么精神呀!叫崇高、叫高尚、叫伟大,怎么叫都不过分!尤其令我刻骨铭记的是7月17日上午(开会的前一天),也是他生命倒数的第68天,他站在办公室,环顾四周,墙上挂的奖牌、锦旗……一一从他眼前晃过,而他却表情凝重久久不语,他在这间办公室已工作13个年头了,为了眼前的一切,他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他已完全预感到了……他对这办公室太熟悉、太眷念、太不舍了,他是来告别的。半天,他终于说话了:“杨主任呀,我要请你办一件事,请你把我的辞职报告亲自交给金书记。”接着就把报告交到我手里。苍天啊!你真的这样无情吗?这份只有57个字的报告,我觉得沉甸甸的,我不忍心交啊,我的手在颤抖。不一会儿,他又深情地说:“从我个人感情来讲,我是非常热爱关心下一代工作,我还想再干几年,但是不行了,身体不允许了,不可能了,你也要注意身体,以后就靠你们干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干得更好。”
一世行好事,千古留芳名。一块块奖牌,在向世人证明:你为县关工委工作做出杰出的贡献,历史不会忘记!一面面锦旗在向你保证:你关爱过的数千名困难家庭青少年,一定会知恩图报,发奋学习,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他们也不会忘记!
你最后一次住院是9月11日从沪回来,住在县家宁医院,9月13日我与吴主任去看你,你拉着我们的手久久不肯放,你对吴主任说关工委工作就靠你了,你完全能干好。又几次叮嘱我把他办公桌里的有关资料交给吴主任。9月22日晨5:50我又去看他时,这是他生命的最后3天了,他握着我的手不停地抖动,不停地说谢谢我!我说:“王主任,这两年我从你身上学到不少优良的作风和优秀的品质,我要谢谢你呦……”阳光渐渐地从窗户斜射进病房,我突然想起南宋宰相、诗人、抗金英雄李钢咏的《病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我想此时的你就像一头“病牛”,一头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披肝沥胆、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病牛”!你在生命最后的458天里,在你的身上,依然闪耀着“真、善、美”的人性光芒!你像一片片通红欲滴的枫叶,尽管已是深秋即将零落,但留给人们的仍是一个红色的晚节!你的一生犹如一株燃烧的石榴,虽然到了深秋,还向人们献出火一样的玛瑙珍珠!永茂啊!永茂,你这一生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
安息吧!永茂!
新闻推荐
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从十八大看中国改革开放新征程
□新华社记者 徐京跃 南辰 吴晶 樊曦“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十八大报告鲜明表达着全党的坚强信念。 ...
凤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凤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