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凤阳县老年大学88岁教师吴萍 本报通讯员高 君 张树虎
星期四上午8时许,一辆人力车停在凤阳县老年大学门口,一位身材瘦削、神清气爽的老人从车上缓缓下来,人力车主搬下一台电子琴,随老人来到老年大学第一教室。很快,教室里传出悠扬的电子琴声。这位老人就是老年大学夕阳红班88岁的吴萍老师。每个星期四的这时候,她都会准时地来到这里给老年大学夕阳红班上音乐课。
1998年6月份,年逾七旬的吴萍成为老年大学夕阳红班的音乐教师。当了几十年幼儿园老师的吴萍一如既往地认真教学。每年暑假,吴萍总是查阅大量音乐方面的资料,选取适合老年人歌唱的抒情民歌作为教学内容,自己抄写乐谱和歌词,编写教材,详细安排教学计划,具体到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每一节课都有详细的备课笔记和课后反思。“吴萍老师虽然年事已高,但特别敬业。我们把她的备课笔记作为范本复印给学校的每一位教师。”老年大学校长张乡远说。有些老同志记忆力不好,周五下午到吴萍老师家继续练习。个别学得慢的,吴萍老师总是反复指导,直到学会为止。
夕阳红班的一位学员透露,在文革时期,她批斗过吴萍,做了一些对不起吴萍的事。当她给吴萍打电话想参加夕阳红班的时候,吴萍欣然答应。平时,吴萍在音乐方面给了她很多指导。有一次,她主动和吴萍提到文革时候的事,想表达一下歉意。吴萍反而安慰她说,自己早已忘记了,请她千万要放下思想包袱。
吴萍不但心胸宽广,还热情仗义。有一对夫妻学员,没有子女,老两口的工资本都被男方的侄子拿去了,多次索要无果。吴萍听说这件事后,多次和男方侄子沟通,在吴萍多次劝说和感化下,男方侄子终于交出了工资本,日常还主动看望老人。老夫妻俩逢人就说:“现在侄子对我们可好了,多亏了吴萍老师啊!”
和吴老师住对门的张大妈说,吴老师是个热心肠。谁家有事了,她都主动帮忙。邻里之间有什么矛盾,她也主动劝说和解。吴萍家的小院子里有一颗琵琶树和柿子树。果实熟的时候,吴老师总是摘下果实送给左邻右舍。这条小巷里,每一家都吃过吴萍老师家树上的果子。
吴老师在教学员的同时,自己也笔耕不辍,虚心学习,她的很多诗词在《中国老年艺术宝典》《中华老人诗文书画作品集》等数十种刊物上发表,还荣获中华老年兰亭文艺家称号。
新闻推荐
凤阳总铺法庭:便民QQ和官方微博成百姓“法律保姆”
凤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