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供需平台,促进转移就业”。从去年12月20日到今年春季,以此为主题的“春风行动”在凤阳城乡大地上启动。在车站码头、广场、集镇上,外出回乡务工者、大学毕业生面对县人社局及相关部门组织的由180家企业提供的近2万个工作岗位,深切地感受到了政府就业政策送来的暖暖春意和家乡的变化。
今年2月11日,凤阳县2014年第三场春季企业用工招聘会在凤阳鼓楼广场火热进行。由上市公司德力玻璃、华环国际烟草、台玻凤阳硅砂等80多家凤阳上规模知名企业均在此“摆摊设点”提供文员、销售、电工、管理、操作工等近5000个工作岗位。“工作不用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返乡就业好、照顾老和小”,招聘展台上方悬挂的一幅幅横幅,也折射出了招工中的新变化。笔者注意到,这次招聘会上,企业招工年龄范围大致20岁至50岁,为“中华”牌香烟复烤烟叶的“华环国际烟草“,男性工人年龄竟然到59岁。待遇上,各企业开出的月工资大多在2500元至3500元左右。
来自板桥镇二铺社区的周琴在一家针织厂的招聘台前停下了脚步,仔细询问了待遇和工种后,高兴地当场填写了“招工登记表”。“之前在江苏常州打工,后来结婚、生孩子就回来了,现在孩子都上幼儿园了,我就想就近找份工作,挣钱顾家两不误”,26岁的周琴喜笑颜开地说。
“等人上门”招工时代已经结束,融入城市生活,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另一种变化。招聘会上,来自官塘镇的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石岩,把简历都投给了几家知名的大企业,他说“我刚毕业,想进大企业上班,因为大企业正规,可以学到对自己未来有用的东西”。
在招聘会上,笔者发现不少求职的年轻人不仅看重工资水平,同时也关注上班时间和社保待遇。“每天工作几个小时,每月休息几天,经常加班吗?”笔者与来自板桥镇的小伙子何军交谈得知,他在浙江宁波一家大型造船厂从事电焊工,月工资在6000元左右,今年6月,三年合同将到期,打算在家乡的工业园区重新找份工作。他说:“如果加班太多,就算你给我工资高点我也不乐意,除了工作,我还要有自己的生活呀。”说完,帅气的小伙子哈哈笑了。
如今,有学历、有证书、求前途,是凤阳县新生代打工族的一大特点。如果说,学历是他们找到满意工作的“敲门砖”,那么技能培训与鉴定就是让更多有心人事业成功的底牌。截至2013年底,全县完成鉴定任务2800人,凤阳县人社局技能鉴定站与地处凤阳的安徽科技学院开展合作,开设了31个专业工程的高级职工技能培训与考核,使1800多人取得了高级鉴定证书。在今年的春季招聘会上,来自南京、合肥、蚌埠、杭州以及凤阳本地的180余家企事业用人单位,其中包括雨润集团、德力公司等全国行业领军企业,带来的3000多个技术工作岗位,吸引2000多名握有技能证书的新生代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面对面洽谈,其中1200多人与用人单位现场签定了就业协议。
新闻推荐
凤阳全力做好夏粮收购准备工作
凤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