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凤阳新闻 > 正文

资产增效益 群众得实惠 滁州市“三变”探索扶贫新模式

来源:滁州日报 2016-11-2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资产增效益 群众得实惠 我市“三变”探索扶贫新模式

本报讯(记者喻  松  实习生刘新宇)今年以来,滁州市围绕“把资源变成资产、资金变成股金、农民变成股东”目标,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工作模式,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市财政资金投入的扶贫项目共3329个,扶贫项目形成资产20017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实现资产收益1973.8万元,贫困村每年可获得资产收益总计910.6万元,贫困户年可通过资产收益总计1063.4万元。

凤阳县临淮关镇姚湾村人均土地少,农业生产劳力不足,但比邻淮河,土质适合种植瓜果蔬菜。该村积极整合财政资金107万元用于发展蔬菜瓜果种植,帮扶松丰、绿怡、乡下人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了155亩蔬菜大棚。与此同时,将这107万元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量化为107股(每股1万元),给村集体和贫困户作为股金参与合作社经营,在发展村级特色产业的同时,为贫困户取得固定分红。姚湾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魏宏介绍说,“该村将90股量化给70户贫困户,每年收益达10.8万元。在量化股金时,遵循普惠与特惠相结合的原则,为20户特困家庭追加一股,每股每年收入1200元。通过资产收益扶贫,村里实现了财政资产增效益,贫困群众得实惠目标。”

“资产收益扶贫是以财政资金为杠杆,撬动金融资本投入,引进产业资本经营,形成长期稳定的收益性资产,将收益性资产的收益权给予贫困人口享有,最终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市财政局农业科科长杨国宽告诉记者,目前滁州市已探索出了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一村一品”、光伏电站、旅游项目资产收益扶贫工作模式。下一步,市财政部门将进一步简化流程、强化管理,督促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收益。

新闻推荐

土地流转租金 每亩每年1.1元?集体土地被低价流转,凤阳县大通桥村民很恼火

集体土地被低价流转,凤阳县大通桥村民很恼火

凤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贷”来幸福生活2016-09-02 00:00
评论:(资产增效益 群众得实惠 滁州市“三变”探索扶贫新模式)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