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来安新闻 > 正文

与农民利益同行 ——记滁州金弘安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顺成本报记者宋晓华

来源:滁州日报 2010-06-30 18:02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 与农民利益同行 记滁州金弘安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顺成本报记者宋晓华

日前,记者去来安县汊河镇采访陈顺成,竟在他办公室门前意外“撞”上了他与一位老农这样的一幕对话场景:

陈:帮助你解决订单种植稻种也是在帮我们自己公司啊,你不用太客气的。

农:秧都插上了,心里高兴呀!是你让我家今年增收大有指望了……

记者心里豁然一亮,陈顺成的故事何不从这条线索说起?

订单魅力

这位62岁的农民叫黄原科,是紧邻“金弘安米业”所在地的汊河村人。他和老伴眼瞅着四周乡邻在陈顺成公司拿订单种植优质稻效益不错,就动起了弄个种粮“大户”干干的念头。去年,他终于有机会从本村和邻村的农民手中承包了100多亩耕地,可遗憾的是,忙迟了,没能搞到订单指定的优质稻种,最后靠朋友多出的秧苗帮忙,老黄拿到了15亩订单。“为了保证今年160多亩自家地和承包地全部种上订单水稻,两个月前的一天,我听说陈总在办公室,就直接跑过来向他求援,到育秧前,他真的帮我把种子问题解决了。”“订单种植对你这么重要?”闻听此言,老黄不由自主地朝记者挪了挪位置,“听我给你算账噢。”在老黄如数家珍般的表述中,陈顺成的“订单”魅力渐渐清晰。

老黄家去年种了15亩订单优质水稻,平均单产1000斤以上,陈顺成以每斤高出市价0.2元收购,使老黄扣除因“雪灾”导致的额外人工费和朋友提供秧苗的“感谢费”外,每亩增收了约150元。老黄说,陈总帮助他完成了订单种植,就等于给了他一个“金娃娃”。他捏着手指算起了细账,并让记者一笔笔记录,最后的结果是,仅160多亩单季订单优质稻,刨去各种费用,纯收入约在10万元左右,比种植普通水稻大约增收3万元以上。

老黄的“细账”在“金弘安米业”饲料车间工人高德才那也得到了验证。高德才进厂后家里的农田一直没丢,“给公司做订单可以带来两个好处,一是种子免费,二是加价收购”,老高说,他家每年拿11亩订单,几年平均下来,年亩产增收至少200元,“仅订单种植一项,就可为我家提高年纯收入2500元左右。”

陈顺成,正是这个为农民朋友“下”订单的滁州金弘安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从2004年涉足给农民做订单种植,面积已从起初的1.5万亩发展到了2009年的12万亩,辐射农户8000多户,仅加价收购一项,一年就可为当地农民增加纯收入1200多万元、户均增收约1000元左右。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来安政府采购引入公证监督机制

来安政府采购引入公证监督机制

来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与农民利益同行 ——记滁州金弘安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顺成本报记者宋晓华)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