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姜天宝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在大企业“不屑一顾”与小企业“力不从心”的异性钢夹缝中寻求生存,以电梯导轨、船舶用材为主打产品,一举创下年产值6.8亿元的骄人业绩。
姜天宝是来安县一个名副其实的纳税大户,自打2002年作为地方政府一家招商引资企业入驻以来,他的纳税额从首次的300多万元,一路扶摇直上,2009年已冲破5000万元大关,始终稳居来安县民营企业纳税榜首。
姜天宝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业内“土专家”,他的研究成果曾让他的企业一度成为北京某科技大学的教科研基地,最多一次有十几个博士集中到此做调研课题……
可姜天宝的工人更看重的则是他为他们提升的幸福指数,他们说姜总的成功秘诀,在于他把自己对属下的“情感”当成了高于企业产品的精品来“经营”,于是,让500多名员工都有归属感和幸福感,便成了他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程序”,记者也据此确立了采访主题。
一掷万金惜人才
现年64岁的孟工是姜天宝从福建老家某企业“挖”回的人才,“当初只是考虑来安离家近,没料到姜总对我比亲人还要亲。”这位从安徽马钢退休下来的机械专家,说起在姜总这“再就业”的感受,满脸“悬挂”着招牌式微笑、周身散发出幸福与满足气息。
姜天宝的企业位于来安县水口镇的上蔡村,为了让这个城里来的人才少受点委屈,他把厂里唯一一处总经理套房让出来给孟工住,自己却在办公室楼下的一个小单间安了“窝”。记者走进那套被工人们亲昵称作“专家房”的小屋,一些由孟工自制的铁皮灶台、半自动倒水器、改装的运动机等,无不彰显着这位老专家的特殊身份与生活惬意。
孟工的听力有很大障碍,“有时连妻子都因我听不清她讲的话而跟我急,但姜总却不,他常常附在我耳边耐心地一个字一个字说给我听。”孟工说,不久之后,他意外收到了姜总送给他的一份特殊礼物,“这是一副价值2.8万元的助听器,它让我从此与人交流方便了很多,”记者看到,始终面带微笑的孟工眼中已开始有泪光闪烁。接着,孟工又带记者参观了他用废铁片制作的车库,原来,为了让孟工出行与工作方便,姜天宝专门又送了他一台十几万元的小轿车。每当孟工闲暇之时带着妻子自驾“兜风”,孟工的妻子就会说,想不到我们晚年会在滁州生活得这般风光与滋润。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当工人们把厂子里孟工“自创”的一个个高科技“成果”指给记者看时,姜天宝人才战略所获得的丰厚回报已不言而喻。
关爱+尊严=幸福
在繁忙的厂区边角,记者发现了4幢温馨宿舍楼,十几个4至5岁的孩子正在其中一幢楼的院落中嬉戏玩耍,一旁的工人告诉记者,这里是工厂为职工提供的夫妻房,一家一间,不收费的。
记者随意走进了一户人家,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因被隔成两间又铺了两张床,显得有点拥挤。主人小方正陪着儿子在看电视,与电视机并排的还有一台电脑。小方说,他和妻子都在姜总的企业工作,老丈人家就在厂区隔壁,但工厂还是为他们免费提供了住房。“夫妻俩的工资加一块每月5000多元,1000多元就够一家人的一个月开支,如果不是儿子花销有点大,这钱还能省下更多”,小方一边说、一边亲昵地拍着儿子的小脑袋,看的出,他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十分满足。据小方介绍,厂里每月补助他家60度电,超过部分半价交费,所以家里空调、电脑、电磁灶等一样不少,“单位给福利让我们过好日子,我们干嘛不好好享受?即便这样,每年存个4位数也不成问题!”小方笑得很爽朗、记者听得更开心。(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来安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来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