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江山与南京市市长季建业代表两市共同签署两市发展合作协议。 李晓村 汪 强摄
本报讯(记者罗孝海)12月20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江山与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季建业分别代表两市政府在宁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合作会谈纪要》。与此同时,两市交通局和旅游局分别签署了《滁宁交通对接项目合作备忘录》《滁宁同城旅游合作框架协议》,来安县政府与南京市商务局签署了《蔬菜瓜果产销合作框架协议》,南谯区与浦口区签署了《浦口·南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简称“一”加“四”合作协议)。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市委书记韩先聪出席签约仪式。
市党政代表团成员江俊、张裕发、李耀才、何希勇、袁华、徐发成、章义、张陆彪、曹哨兵、朱云霞、王图强、孟桂琳、汪建中、邢高,南京市领导陈绍泽、刘以安、李福全、陈刚、徐立新等出席签约仪式,
《会谈纪要》共七个方面内容。一、加强“十二五”发展规划衔接。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加强两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重大基础设施规划、产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重大规划的全面衔接,促进两市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推动滁州与南京同城化进程。二、加快基础设施对接。一是加快滁宁快速通道建设进度,促进早日建成通车;二是共同推进104汊河大桥拓宽改造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三是共同推进滁河提升工程,积极提升宁滁水路运输通道;四是共同推进南京经滁州至合肥高速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五是加强宁滁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对接,加快推进宁滁同城化进程。三、加强产业合作。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支持园区开展共建,支持企业开展合作,支持产业有序转移,促进两市产业联动发展。加强区域环境保护体系建设,建立环境保护联动机制,严控污染企业转移。四、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借鉴“长三角”地区已有的成功模式,在卫生防疫、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等方面加强合作。支持两市检验检测资源共享,强化两市名牌产品联合保护,大力培育名牌产品,逐步建立两市信用监管体系、质监部门协作办案等执法机制。五、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以“共建、共享、同城化”为主线,积极推动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就业等社会事业领域的合作。加快推进医保持卡结算和急诊病历“一本通”,拓宽两市远程医疗服务、卫生科研项目共建等卫生合作领域;推进两市公交互延,加快推动两市公交IC卡一体化;推动两市公共图书馆文献等文化资源和大型体育场所等社会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携手发展。六、促进办好2014年夏季青奥会。南京市已获得2014年夏季青奥会主办权。两市将围绕青奥会的筹备、组织、建设、举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城市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把青奥会办成“世界的盛会、青年的节日”。七、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建立高层互访制度,每年开展一次两市党政代表团互访活动,研究决定两市合作重大事项。建立部门会商制度。每年由两市分管副市长牵头,两市发改委具体组织,相关部门参加,进行工作会商,共同推进合作事项的落实。建立信息联系制度,定期通报各自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加强沟通与交流。
《滁宁交通对接项目合作备忘录》指出,滁宁快速通道滁州段已于2009年9月11日主体工程完工,为使滁宁快速通道早日全线贯通,发挥整体效益,南京市交通局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滁宁快速通道南京段建设工程,确保2011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并早日建成通车。104国道汊河大桥扩建工程将由双方将共同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力争2011年初开工建设,2011年底建成通车。双方共同推动在滁宁快速通道(滁州至南京交界处)选址共建公交换乘站,实现滁宁公交无缝换乘,方便两市人民出行,进一步加快交通同城化步伐。(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喜庆祥和迎新春 欢欢喜喜过大年文化盛宴惠农民
来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