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这条路修好了,不仅方便村里群众的生产生活,也打开了我们与江苏经济往来的新通道。”看着宽阔的路上满载树苗和蔬菜的车辆来来往往,施官镇施官村书记杜长峰特别高兴。
施竹路虽然是连接施官与江苏竹镇的主要交通干道,却也是村村通政策的死角。县委工作组和施官镇党委政府在全县开展的创先争优大走访活动中,积极争取各级资金165万元,建好了宽4.5米的水泥路,实现了当地群众多年的愿望。来安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知民情、察民意、解民忧、聚民心的新机制,深入开展了以“进千家万户门、察千家万户情,解千家万户难,帮千家万户增收”为主要内容的“四千四万”走访活动,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走访活动由“领导带头”发展到“全员参与”,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格局,确保走访范围全覆盖。全县12名县委常委和其他7名县领导亲自深入基层、走访群众,调查研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县委书记金维加、县长焦义朝分别带头到联系的镇、村和企业,体察民情民意,解决实际困难。从县直机关和乡镇干部中抽调人员,成立了138个工作组进村入户、进社区入家庭,走访了全县130个行政村、8个社区、110个城乡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工地。
每名党员干部按照联系走访10户以上基层群众的要求,开展老村干户必访、致富能手户和双培双带示范户必访、困难党员群众必访等“五必访”,根据走访情况认真填写《走访手册》,做到群众生活困难必记、致富难题必记、意见建议必记等“五必记”,及时梳理汇总群众反映事项,建立民情工作台帐。县乡两级根据民情台帐,按照管理权限,明确主办责任人、督办人和办结时限,严格执行首访负责制、销号制。对需多个部门共同协商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流转表》进行流转,召开联席会议研究会办。建立意见建议限时处置机制,明确在5个工作日内流转、15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5个工作日内反馈。截止4月底,全县党员干部走访群众29000人次,征集意见建议1600多条,为民办好事实事2000多件,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必所应”。同时,积极做好政策宣讲、问题答复工作,架起基层群众与党组织之间沟通顺畅、反映及时的“连心桥”。活动开展以来,全县悬挂宣传横幅近百条、统一制作宣传板20余块;发放调查统计表6000余份,召开各类形式的动员会、班子成员会、专班会和座谈会30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000余份(册)。
来安县还将走访活动与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将梳理出的18个方面的重点信访问题,分别确定给县领导牵头包案,带案下基层,深入一线化解。组织领导开门接访,要求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深入联系点开展接访活动,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周至少安排1次接待群众来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经常性地接待群众来访。目前,31个信访积案、老案得到妥善化解,社区管理、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走访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一起谋划发展思路,引导和服务农民科学致富。以村党组织为单位,组织开展“万名党员议发展”活动,从打造“一村一品”入手,帮扶农民发展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形成特色品牌农业。今年3月首期选聘13名具有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农技专家开展“联乡(镇)包村带户挂基地”服务活动,每1—2名农技人员联系一个乡镇,每名农技人员包一个村、重点带10—15户农村示范户、负责指导一个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全县130个行政村全部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全县共发展蔬菜种植基地22.5万亩、苗木花卉生产面积约3.5万亩,“林桥”苗木、“桃花村”蔬菜等成为省市知名品牌,农民人均增收1263元。
(刘月凤耿林韩先秀)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来安县工作措施“六到位”,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领导重视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多次听取人社部门关于城乡居民...
来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