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上午9点,刚从村民组电灌站回到村部的来安县水口镇河西村村委会主任李忠田,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洗把脸、喝杯茶,就立刻同镇干部对接计划生育人口信息统计工作。突然,他感到心口一阵疼痛,接着左手麻木,随即呕吐,眩晕之后醒来,他已躺在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上。
6天之后,沉重的重症监护室大门彻底将李忠田与他的数千村民永隔。6月1日凌晨1点,李忠田因脑血管破裂医治无效离世,年仅52岁。
河西村民不知道的是,在生命最后6天,李忠田心中记挂的是村里还有5个电灌站需要维修,农村养老保险还没收缴完,计生工作还有两个村民组没有核对统计,修路的资金还没有筹齐……
李忠田不知道的是,短短6天,每天一批又一批,近百位村民自发来到医院,在监护室大门外看着他、守着他;村党总支书记吕鸿海每天接听电话超过50多个,无一例外都是询问李忠田的身体状况;听闻他离去的噩耗,十里八乡的村民摸黑赶到李忠田家,想最后再看一眼他们的好主任……
村民们为何对他如此依恋,不愿相信他已经离去的脚步?
他为这片土地留下了什么,牵动出全村人无尽的泪水?
人心之中有天平,这天平总向着一心为民谋利益的人倾斜。
百姓对他爱得深,是因为他对河西村这片土地奉献得太多……
这一天,他太累了
再看一眼李忠田的办公室:老旧的办公桌,塞满材料的书柜,每天往返于田间地头的摩托车,除此之外别无他物。桌上的茶杯已经发霉,印有“为人民服务”五个鲜红大字的职务牌格外醒目,厚厚一沓材料堆得老高,有水口镇河西村2012年度流出人口记录簿、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登记表……
河西村党总支书记吕鸿海说,这里一切都没有动,包括这个茶杯。闲暇时候,他看着这个办公室,总感觉忠田还坐在办公桌前,那伏案工作的背影在昏暗灯光的照射下,依旧被拉得老长老长。
“我们1992年认识,那时便是很好的朋友。2008年河西与永红两村合并后,我们又是很好的搭档。”吕鸿海追述起26日发生的一幕,泣不成声地说:“这些年他太累了,他是累倒的啊!”
5月26日清晨4点多,李忠田骑着摩托车颠簸20多分钟,来到余东村民组永红一号电灌站。电站前一晚抢修到凌晨12点,他想一大早来调试一下开机提水的效果。闸门很紧,李忠田到附近找来村民李忠才,两人使尽全力打开闸门,水从河里提了上来,汩汩流向麦茬田。
之后,他打电话调来一台挖掘机,疏通这里一条两公里的水路;又给吕鸿海打电话,商量购买抗旱急需的铁管。
6点半,李忠田到几户村民家里,收缴新农保资金。
7点钟,他赶到村部,村民组长孙万友在办公室等他商量“一事一议”修砂石路的事情。
其间,他还打电话催朱郢村民组组长朱国培装抽水电机,通知村干部开会,并挤出时间把一大摞新农保登记表和计划生育统计表填好。
9点多钟,镇干部来了解计划生育人口信息统计情况,李忠田交上统计表,又接到了更厚一摞表格,突然他感到身体不适,然后有了文章开头诉述的那一幕。
村医夏玉江第一时间给李忠田输点滴,和其他村干部将其送往市第一人民医院。“他对我说不要去滁州,就在水口卫生院看,离村里近。没想到这竟是我听到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夏玉江落泪了。
“村里事多,他又是事事操心的人,繁重的工作压力根本是常人无法想象和承受的。”吕鸿海哽咽了,“我后来得知,他发病那天,没进一粒米没喝一滴水,降压药也没来得及吃,一大早便惦记抗旱的事。而在此之前,他已连续加班一周,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
根据医院诊断,最终导致李忠田致命的,正是26日凌晨,他和村民李忠才过度用力搬动水闸导致的脑部血管破裂。那水闸在水压作用下重达200斤,加上他长年血压偏高,之前又疲劳过度。
“29日下午4点,我排队进到监护室,医生告诉我他瞳孔已经放大。我拉着忠田的手,他哆嗦着对我说,‘要抓紧早晚时间,白天搞农村工作,早晚抓计划生育信息统计工作\’,没想到他最后一刻还在想着工作。”吕鸿海泣不成声。 (下转第八版)
新闻推荐
来安投标采购成效显著
来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