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日,得闲拜访知名画家吕雪冰先生,于冷廬(画室)小坐半日,饱览画家近期精品佳制,深喜其画艺精进、大受艺术感染的同时,也多有教益和启示。
吕雪冰先生花甲之龄,仍以超逾常人之勤奋在艺术园地里艰苦跋涉,不懈求索,同辈画人中,实不多见。起先他于省城主笔艺术杂志《美术时空》两载;接着又怀揣书本走进美术最高学府中国美院进修有年;近年则游历江浙沪赣,拜名师、访贤友,寻觅古贤、古画旧迹,其间还探索以新的材料和手法在景德镇瓷器上作画,开拓艺术表现思路,追求新的艺术感受和审美趣味。笔者由衷地钦佩。
吕先生绘画初涉颇广,山水、人物、花鸟以及书法,都很有些模样。后来研习书画史论,使他茅塞顿开,明白了“偏工易就,尽善难求”、“专精一体,以致绝伦”的道理,而舍弃他项,专工花鸟画。30多年来,醉心其间,乐此不疲,精勤有成。
以吕先生的花鸟画技法方面看,较好地继承中国画传统,作品里包含着许多经典技法,但又绝不是生搬硬套,模拟临仿某家某派,而是结合自己以及对近代名家(诸如吴昌硕、齐白石、唐云、陈大羽等)的研习体会,进行写意画语言、技法的积极探索,融会贯通,锤炼笔墨,从而创出自己的写意风格。如蚕食桑叶,经过消化,吐出来却是丝了。
今春,上海文史馆馆员、吟坛耆宿,著名文化老人(99岁)周退密先生,在细读吕先生画作后欣然题道:“雪冰先生之画,布局繁而实简,故富士气;设色艳而不俗,故为高品。老子所谓大成若缺,大巧若拙,佛家所谓非空非色,即空即色,庶几近之,质之鉴家未知以为然否?”
周老品鉴,画家作品法意兼备,质实而清空,富涵文人气、书卷气,尤以老子哲学思想和佛理入画,不以一点一画安排为得失,大巧若拙,自然天成,殊难可贵。周老以深厚的文史学识,于绘画自有高屋建瓴的见地,可谓言简意赅,切中肯綮,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学术深度。这对于欣赏吕先生绘画艺术,以及深入认识中国画的文化内涵都具相当指导意义。
以下,就画家近作《花卉翎毛蔬果小品册页》,体会周老高论,浅谈赏读体会,以就教于画家及方家读者。
画牡丹,中国画表现形式和手法极为繁多,有工有写,兼工带写,水墨敷彩……花鸟画家大多为此穷心究力。吕先生也不例外。不过,他力图在恒见易俗的题材上另辟蹊径罢了。
常见牡丹画,多表现其富贵华丽,国色天香一面,枝繁叶茂,赋色浓艳,极绰约之姿。此幅取传统折枝式构图,全水墨写就,仅画三五叶片,勾勒一二花朵,而潇洒爽劲的书法长题却占据近一半画面。何以如此画法?正是题画诗,作了极好的诠释:“人爱丹黄艳丽花,吾持本色墨涂鸦。功名富贵如晨露,自乐虚无任笔斜。”
中国书画首先是一个文化概念,最讲究文情墨趣。在此件小品中,有较好地体现。仅从笔墨技巧论,运笔非常到位,笔机流畅,以形写神,有超凡之趣,既不似青藤、白阳,也难找缶翁、白石的痕迹,但他们的精神在,可谓学而得其生,是一幅极见吕先生大写意绘画风范的佳作。
《鼠食葡萄》,题识“拟白石翁笔意”。老鼠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矛盾形象。一方面是十二生肖之首,另又是今人公认的四害之一,基本上给人的是丑陋生厌印象,一般难以入画,也不易表现。白石老人大手笔也,迁想妙得,以鼠为主体形象,取以“偷油”、“啮书”题材,反复多见,每幅必题诗句,化丑为美,化俗为雅,既有民间生活情趣,又具文人情怀。
吕先生一时兴致,亦拟“鼠题”,虽“拟”实“创”, 不似白石翁“鼠食葡萄”,也不雷同最早画鼠的明宣宗朱瞻基的《食荔鼠》,画面空灵,笔墨无多,极见生趣。含汁欲滴的葡萄和墨韵丰富的老鼠,有动有静,形神兼备,尤其是老鼠专注、毫无顾忌的大块朵颐神情,更是肖妙。
鸡画题材,无论是公鸡、母鸡还是雏鸡,都是花鸟画家惯常表现的对象。雪冰先生对此也是百画不厌的。此本十来开的册页,就有两幅是鸡的题材。鸡,吉也,(鸡)冠,官也。这是传统文化中的吉语谐音,人人梦想的美好愿望。不过画鸡很难,画史上以及近现代画家中成功者不多,其很大程度是难在能以“鸡”言情,抒发胸臆。
母鸡雏鸡图,传统多题名《母子图》或《教子图》。记得白石老人亦有此画,画有一群小鸡,灵动可爱,生趣盎然。此册页之一“教子图”,视角独特,画面单纯,母鸡身旁仅画一只雏鸡,没有任何背景渲染,画家又一改多字长题或署诗之习惯,仅两字名款,用一小方印。观赏者只能集中在主景上去寻思,去咀嚼。我以为这是“只生一个好”的立意,既彰显出时代特色,也抒发了画家对世事的关注,表现出炽热的人文情怀,意境新颖,别具一格,一如作诗,意趣真了,词句不加修饰,亦自是好诗。
中国画研究有一种认识,以为花鸟画在技法及表达意境和思想情感方面不及山水画更全面,更丰富。我读了吕先生不少较为成功的花鸟画作品,觉得格调清新,富饶意趣,便对于这个认识不尽苟同了,至少认为此说有些偏颇,不够全面。作画宜求精,不可求全,画之高低雅俗,与画种不相涉,只与画家的胸次资养有关。
再说花鸟画,特别是文人花鸟画,确也有题材相对较少之局限,梅兰竹菊,四季花卉外,再加上吉祥富贵的鳞羽走兽而已。但成功的花鸟画家,却不为已有的题材和形成已久的创作模式所拘,只要在生活中有感触的事物,往往将其转化为艺术形象,寄情于其中。此本册页中就有吕先生的多幅“生活图”,如与友人生尝海鲜归来忆写的“明虾图”,还有“肉味何如此味长”的“蔬香图”等,这都与画家生活经历、生活情境有关,是往昔生活的温馨回忆,更是充满情感的笔墨表现。
细读“蔬香图”,落笔坚实,表达准确,色酣墨饱,泽润华丽,亦如周老曾云,活色生香,艳而不俗且具阳刚之美。画家画南瓜,先以粗笔墨勾,再施赭红藤黄,墨色淋漓,有线有面,有体积感,亦似乎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地融合了诸多大写意名家的长处,得其神髓了。
限于篇幅,仅列以上几例。册中其他小品亦尤多佳构,如梅花、兰花、石榴、和平鸽、蟹篓等都是以寥寥数笔概括其形象,笔愈简韵愈胜,景愈少意愈长,若不是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并擅以诗情文心体验生活、感受自然,在这些寻常题材上是发掘不出引人兴味的绘画作品来的。
■艺苑长廊
吕雪冰,来安县银行退休职工。1949年生,字如之,斋号冷庐。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2003年出版《吕雪冰花鸟画集》;2008年4月于桂林美术馆举办个展;2008年11月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举办“墨象心迹八家邀请展”;2011年10月出版《吕雪冰瓷画》。
艺苑
生活产生艺术
艺术改变生活
邮箱:chengaochao1226@163.com
责任编辑:陈高潮
新闻推荐
来安三举措规范乡村公务接待
来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