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建设的水果冷藏保鲜库项目资金总算有着落了!”拿到70万元的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无抵押贷款,来安县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罗庄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翟彪兴奋得一夜没有合眼,8月19日一大早,保鲜库续建的机器轰鸣声再次美妙地响了起来。
看到合作社建设现场热火朝天的景象,半塔镇罗庄村村民们打心眼里高兴,李富明等数十家还没有上市的“阳光玫瑰”和“蓝玉”已被翟彪以每斤10元的价格预订。原来,听说罗庄村建设水果冷藏保鲜库,广东惠州的一家果品批发公司向翟彪订购了120万斤的品质葡萄。“我们将农户送来经过检测的达标葡萄直接送冷库,再由保温集装箱货车直运惠州。”翟彪说,保鲜库可以延长葡萄的保质保鲜期,错开销售期,减少雨天农户的损失。
一直以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存在“无人担保、无物抵押”融资难题,而随着土地确权等农村利好政策的深入实施,来安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全县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90个,家庭农场634家,规模经营的资金需求急剧增加,流动资金短缺成为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硬伤”。
为解农村金融之渴,去年该县创新推出“家庭农场+担保基金”新型贷款担保模式(县财政出资300万元、家庭农场自筹200万元,银行按比例放贷),受到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的热烈欢迎。2014年,全县支农贷款5100万元,惠及农户85户,涉及土地流转面积近10万亩。
今年,来安县紧紧抓住省财政厅、省农委开展设立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试点工作的契机,踊跃申报、积极组织,经省财政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和现场答辩评审,成功入选2015年全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融资风险补偿试点县(全省共15个),并获得拨付试点县省级财政资金600万元。
有了金刚钻,好揽瓷器活。有了省级财政的有力支持,来安县紧锣密鼓地干了起来。该县安排200万元配套资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缴纳贷款额10%保证金作为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由经过竞争性谈判取得合作权的银行按照存入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提供不低于1∶5的信贷额度向县域内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放助农贷款。
“有财政800万元资金作杠杆,融资风险补偿基金信贷业务至少能撬动4000万元以上金融资本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县财政局长秦陶说,这将有效打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贷通道,极大地缓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融资贷款难问题。
新闻推荐
《红色半塔》正式出版发行
来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