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让很多人吃了不少“苦”的施官镇施磁路移民点,老李“皱着眉头”生活了10余年。这条路总是“缝缝补补”,但“顽疾”不化。直至最近道路重建,长期积压在他心间的“怨气”,方才云消雾散。
施官,来安县东部小镇,人口4万出头,辖14个行政村,但财力“紧张”,少有“余力”顾及市政。或“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或“蜻蜓点水”,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如此一来,镇容镇貌令人怨声载道,也就不足为怪了。
“硬实力如果不行,还拼什么软实力?”镇党委书记王敏香坦言。“家修一新,还愁什么‘嫁\’?”镇里铁下心,今年“大手笔”,挤出财政,斥资210万元,让城区旧貌换新颜。
下水管道,绿化路灯,边街小巷,卫生保洁,这些“文章”在镇里统筹兼顾下,不断“出品”。按照“森林集镇、森林村庄”理念指引,以三线补绿扩带、三边扩绿改造和街镇见缝插绿为重点,施官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全面推进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在去年已完成的街道南街2500平方米绿化硬化工程基础上,今年4月,启动了其余路段。疏通了几条主要街道下水涵道,投入21万元铺设了60厘米口径的有筋涵管,投入47万元铺设4500平方米人行道条形彩砖,投入40万元进行了沿街树木栽植。移走街道上全部法梧、意杨和枯死萎缩的树木,更换胸径不低于15厘米、主干径不低于2.6米的310棵香樟树。镇里投入20余万元为西武街道更换了原先的枯矮小树,更植150株胸径15公分的香樟树。
农贸市场,一直是“非议”焦点,常年失修,污水横流,灰尘漫布。日前,镇里投入14万元完成了农贸市场遮阳雨棚的除险加固、货台维修、下水道铺设、地平硬化等工程。目前下水道工程基本完工,绿化工程也已经大部分完成,近期将进行沿街人行道“海绵体”化彩砖铺设。镇里协调商务局,“收回”管理权。随后又通过招投标,进行市场化运作,管理秩序,规范经营。250个整齐划一的摊位,即日开张。
标牌,直观表现街道环境面貌,容易出现混乱,影响整体形象。镇里对主要街道沿街近400块店铺破旧、标准不一的标牌和遮阳雨棚进行拆除。投入27万元,统一重新制作,店招店牌1500平方米。在日常管理中,安排两家保洁公司对县乡村公路沿线和集镇范围内违章广告、标语、横幅、杆线牛皮癣等“包干”,发现一处清理一处,确保常态。除了对公路沿线进行整治外,镇里还注重环卫保洁市场化。目前村级环卫市场化保洁已经覆盖14个村、4条县乡公路、8条村村通公路沿线的108个村民组,形成了镇村两级协同保洁机制。
下水畅,路灯亮,绿植旺,环境“香”……施官正逐步走出“老大难”。
新闻推荐
来安农业新技术推广到田头
来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