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是全省最早实行县级公务卡制度改革的县(市)之一,以“试点、扩面、全面推开”为主线,以“总结、完善、创新”为总体思路,以“一人两卡,卡银结合”为基本模式,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一张公务卡,因公外出“不借现”;一张灵通卡,零星开支“不提现”;卡银结合,规范运作“不用现”的预期目标。开创了“笔笔业务都转账,公务支出结算无现金、库存现金零余额”的崭新公务支出结算方式。在全省财政国库业务培训班上,该县公务卡改革的创新做法曾被列作全省公务卡改革培训内容,向全省交流推广。先后接待省财政厅推荐前去学习考察的省内、外县(市、区)财政、银行系统人员十六批次,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财政部网站、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财经报、安徽省纪检监察网站、安徽财会、江淮时报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
全县180余家预算单位(含乡镇)全部实施了公务卡制度改革,均提前一年完成省财政厅下达的有关公务卡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全县累计办理公务卡2699张,县直机关在职人员办卡率平均达到94%,乡镇机关在职人员办卡率达到86%以上,事业单位(含学校)管理人员、教科研人员、后勤及财务人员办卡率达到98%,开卡使用率从最初的不足20%提高到91%。仅今年以来就发生公务刷卡消费4497笔,公务卡报账结算1786万元,公务消费更加透明、规范。
2013年6月份,县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围绕着《公务卡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这一课题进行调研,他们通过召开座谈会、回访预算单位等形式,对本县实施公务卡制度改革以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思索完善措施。此调研报告被省纪检监察系统评为调研课题一等奖,省委办公厅第1232期《要情专报》全文刊登,受到各级领导广泛关注和重视。
县财政局会同县监察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来安县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邮电费等13项费用,必须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强制规定。对具备公务卡结算条件而用现金结算的,尤其对因公出差住宿费、公务接待费等常规费用,责令单位一律不予报销,支付中心审核人员一律拒绝支付。
从2014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预算单位备用金。所有预算单位公务支出杜绝现金结算,一律通过公务卡或转账结算。对单位特殊情况的零星开支无法满足直接转账或公务卡结算条件的,具体经办人员先行垫支,报销后转账到垫款人账户。
从实施之日起,每月对各预算单位办卡数量、公务卡刷卡消费次数、金额等数据,在财政一体化平台上进行了公示;每季度以《来安财政信息》(公务卡制度改革专版)形式通报一次,并将每期通报报送县委、县政府、县纪检监察部门主要领导,同时抄送至县纪委党风室备案,作为年终考核考评依据。一年多来,所有预算单位(包括乡镇)没有发生一笔现金结算支付业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务支出无现金结算、单位库存现金零余额。从源头上堵住现金流,促使预算单位主动要求办理公务卡、使用公务卡。
新闻推荐
“秸秆还田”受青睐
来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