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安县红十字会传来消息,两名分别来自重庆市和安徽省安庆市的眼角膜病变患者通过移植当地农民曹秀江的眼角膜重见了光明。曹秀江是施官镇南沛村高庙组的一位普通农民,今年9月份因病去世,享年49岁。根据他的遗愿,他的遗体被捐赠给医疗机构,用于器官移植和医学科学研究,生命的价值由此升华。
在大哥曹秀山的印象里,弟弟曹秀江从小就体弱多病。“他从小腰腿就不好,腿部肌肉萎缩,干不了重活,一家人的生活都是靠弟媳妇打工支撑。”曹秀山说,弟媳妇孙正琴身体也不好,常常头疼,辛苦打工挣得一点钱还不够一家人吃饭、看病。
曹秀江有一双儿女,多年来一家四口一直挤住在曹秀江父母的两间平房里。在他父母的房子对面,有两间大约30平米的屋子,外墙的水泥还没有完全干透,这是曹秀江家正在盖的新房子。“政府给了2万元的补贴,我们这些亲戚朋友又凑了些钱,眼看着房子就要盖好了,他却走了。”说着说着,曹秀江的姐姐曹秀珍泣不成声。
曹秀江患肝硬化多年,虽经多方治疗,但病情最终发展到晚期,康复机会渺茫。在得知自己病情恶化的消息后,曹秀江于6月21日提出自己的遗愿——将自己的遗体无偿捐献给国家医疗科研机构,挽救他人生命。当得知曹秀江要捐献遗体时,家人和朋友是不理解的,妻子、姐姐、女儿……多次在病床前哭着劝他不要捐献。可是曹秀江说,这是他最后的心愿,希望家人能够成全他。
谁也不知道这个仅有初中文化的农民,为何会作出这样一个伟大的决定。“这可能是他想到的回报社会的唯一方式。”哥哥曹秀山说,“父母都是老党员,从小就教育我们要知恩图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据了解,曹秀江的母亲付建华是建国前老党员,今年已90岁高龄,父亲曹培胜是1956年入的党,也已经94岁。虽然经历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但两位老人依然决定支持曹秀江的决定。
上有鲐背老人需要尽孝,下有一双儿女尚未成家,曹秀江有太多没来及实现的心愿。“女儿今年才刚上高三,之前考试考了全年级第七名。”妻子孙正琴说,女儿一直是曹秀江的骄傲,他生前念叨最多的就是,希望能够看着女儿上大学。可最终,曹秀江没能等到那一天,带着这个永远的遗憾,离开了所有他爱的人。
曹秀江是来安县首例通过红十字会的正式渠道捐献遗体的人。“目前,曹秀江的眼角膜已经捐了出去,他的其他器官还将救助更多的人。”来安县红十字会副会长邵德明说,一名普通农民能够选择捐献遗体,令人感动。志愿捐献遗体不仅能促进医学教育事业发展,也是拯救他人生命的高尚行为,是造福社会的大爱之举。
(朱守晶)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日,汊河镇精心组织14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了宪法法律知识测试。此次考试内容涉及宪法、刑法、诉讼法、省法治宣传教育条例等法律知识,考察了领导干部对宪法等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参考...
来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